为了平衡自己的尴尬,她硬问,“看阿香姐姐应该比我大不了多少吧,却已经这般懂事为了家里的生计出来赚钱了,不像我,还什么都没为家里做过,真是羡慕姐姐。”
言下之意就是:你是乡下农村出来的女孩,我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你在外面抛头露面忙于全家的生计,而我衣食无忧。
明香内心已经开始吐槽了,这李小姐感情就是来跟她炫耀家世来了。
暗自观察了李萱萱看陈照林的神态,看来这位大小姐是心悦陈公子却瞧见心上人与她有说有笑,把她明香当情敌了。
不过就算李大小姐喜欢陈照林也不必拐着弯地贬低她吧!
明香心里隔音,面上却不显,概因她还未在这镇上立足,不得罪人才好。
明香回应的好似没听懂李萱萱话的第二层意思,微笑回到,“我有什么可羡慕的呀,倒是李小姐才让刘香羡慕呢,家里无需为生计烦忧,哪像我家,不知道废了多大的力才从乡下搬出来。”
听到满意的回答,李萱萱接着说,“倒也是,我爹娘都舍不得我做哪怕一丁点事情。阿香姐姐,你要是不嫌弃,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了,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尽管来找我,我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听完这话,明香燃起一股浓厚的呕吐欲望。
可看陈照林,她发现这家伙完全是被李萱萱这话给感动了啊,果然她还没回,陈照林就开了口,
“萱萱,没想到你还能有这样一份善良的心,到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明香强忍住内心的叫骂声,“那真是太谢谢李小姐了,咱们也别在这站着了,不如也进去喝上一壶清泉茶,听会儿戏吧!”
进去之后,明香找了个借口就溜了,要是再跟这个李大小姐待在一块,她怕自己真的忍不住要呕吐。
第一天的生意明香都是打了对折的,可尽管这样,晚上打烊收档清点入账时,还是把明香惊到了。
没想到只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六十多两了,除去本钱,香记茶楼一天至少能净赚五十两银子。
一家三口有些被整懵了,关店回家后,还没缓过神来,他们从来都没想赚钱这么容易。
晚上睡觉时,瞿氏激动的哭了,以前日子多苦,她都能咬牙不掉一滴泪,可现在发现自己家真的富起来了,那股心酸劲儿就像突然找到了发泄口似的,眼泪冒个不停。
香记茶楼的名气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镇,甚至还有好些个周边县镇的百姓慕名而来,所以明香又在茶楼后面的空地建了客栈,专门供从外地来的茶客落脚。
茶楼的经营是由明香家全权打理,陈家就是第一天时帮了忙,后来并没有因为生意好而插手茶楼经营事务。
但是陈照林依旧常来香记找明香。
镇上已经传出了陈家大公子喜欢香记茶楼的老板,当然也有说明香不要脸,故意勾引陈公子的。
难听的流言占了上风,毕竟女人是非常可怕的动物。
不过真的总来找她麻烦的目前却只有李萱萱一个人。
明香想大概是因为李家是这镇上的首富,还没有别的女人人敢跟她抢男人吧。
一日,明香在茶楼正忙活着泡茶,李萱萱找了几个‘闺中密友’来‘拜访’她。
可怜的明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镇上一些女人的假想敌。
她将陈照林送走了后,继续了手中的活。
泡完茶叶的泉水直接倒掉有些可惜,明香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已经好几天没洗头了,想着把这水煮沸了,搭配皂角洗头。
说做就做,明香将专门用来烧水的锅洗干净,烧水的时候还往里面放了点茶叶,不一会儿满院子的茶香溢了出来。
只要是女子,就没有不爱惜自己头发的,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能给自己的外貌加分不少。
明香用这水给自己洗完头发,用布巾绞掉多余的水,就让头发自然干。
双手插入自己的头发,丝丝顺滑之感让她自己都有些爱不释手了,走路的时候自己时不时还能闻到茶香味。
没想到用泡过茶叶的泉水洗头效果这么好,以后她都用这水洗头了。
晚上刘贵从村里回来了,满面红光,别提多高兴了。
“咱们手上的田全部租出去了,乡亲们都很高兴,留我吃了饭才回来。”
瞿氏看他这得意劲儿,就知道今天那些乡亲没少巴结他,说他好话。
明香见父母俩开心,她心里也高兴,重生回来这么些日子,总算是有些成果了。
到时候等茶楼营业起来,她们家应该能过得更好。
带着这样的心情,明香睡得格外踏实。
香记茶楼开张的日子选在了中秋佳节这一天。
陈家请了班子来茶楼门口舞狮子,再加上中秋之夜街上到处是看花灯的人,好不热闹。
香记茶楼开张第一天便座无虚客。
亏得陈家雇了好些个打下手的,不过尽管已经这样,香记茶楼也是忙的每个人都脚不离地。
也是明香的点子妙,这戏台子往茶楼中间一搭,甭管演的是什么戏,都比寻常茶楼具有吸引力。
因为是开张第一天,陈家派了陈照林来和明香一起剪彩,这会儿也一起在门口招呼客人。
当时谈合作事宜时,说的是陈家负责出钱就行,可事情办下来,陈家是出了钱又出力,省了明香不少事。
“哎,瞿嫂,你看,你家阿香跟陈家公子站在一起还挺般配的啊。”崔夫人拉住正在正要去招呼下一桌客人的瞿氏,往门口站着的两人指了去,暧昧的笑着。
瞿氏往那一看,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
说来也巧,当时在张记茶楼帮明香解围的姓崔的老大哥住得跟明香家很近,两家一来二去也算熟人了,崔夫人也经常和瞿氏一起上街买菜唠嗑聊家常。
“崔夫人可不敢乱说,陈家在永宁县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家是想都不敢想的。”
瞿氏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想着如果她女儿真能嫁到陈家去,那就太好了。
崔夫人显然是不认同瞿氏的话,她一脸八卦地说,“我可是听说了,陈家公子没少往你家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