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霞端了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从厨房里走出来,看到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她也跟着高兴。
捧着大嫂递过来的姜汤,李少安肚里虽胀,但还是一股脑儿全喝下去。
三兄弟聊得越是开心,马慧的心里就越是不好受,看着李少民那肥肥的后脑勺,真恨不得挥手扇上两耳光。
“李少民啊李少民,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是个靠不住的窝囊废!”马慧在心底里把自家男人狠狠骂了一通,这要不是在大哥大嫂家里,依她泼辣的性子,还真免不了和李少民动起手来。
要地是要不到了,只能从分地上再沾点便宜。
马慧装模作样问道:“大哥,你那十亩地,八亩水田,两亩旱田,少民和少安兄弟两咋分呢?”
李少国没啥计划,随口说道:“听他兄弟二人商量。”
水田能够种水稻,在当时来说水稻比红薯要贵不少,所以种水稻的收益要好些,但是种水稻是一件又脏又累的活,光是一个插秧就能把人脊椎骨累断。
旱地可以种红薯,红薯卖得贱,很多条件差的人家,都拿红薯伴着大米一起煮。不过红薯好养活,不用怎么管理,随便种种也能收获不少。
马慧知道自己男人好吃懒做,要他去种水稻比太阳打西边出来还没戏,所以她心里想要的是那两亩旱地,一年下来种种红薯,总能多些收入。
“要不我跟少民就要那两亩旱田,旱田产不了什么好东西,好些的水田让给少安。”马慧假意大度地说道。
“好,那水田归我。”李少安答应得非常爽快。
谭红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连冲着李少安摇头使眼色,叫他不要答应。
李少安却对大嫂露出了一个不用担心,我自有主意的笑容。
“少国,种水稻的苦少安一个大学生哪里受得……”谭红霞想要让自己男人再说说话,不管怎么说最终拍板的人还是李少国。
李少国还没有发话,李少安已经站起了身,成竹在胸,气定神闲。
“大嫂,你别担心,区区几亩水田,岂能难倒我李少安?”
马慧拍手奉承道:“说得好,咱们家少安不愧是大学里走出来的天之骄子,三嫂也相信你能种好,就让大家看看你这些年在全国最好的大学里学到的本事。”
谭红霞恨恨地剜了一眼马慧,你这又是挖坑又是捧的,为了一亩田地如此斤斤算计,何至于此!
谭红霞又瞪了李少国一眼,心里骂道,你这个做大哥的倒是说一句话,怎么能看着少安往坑里跳呢。
少安啊少安,你怎么就不听嫂子一句劝,你真是太年轻,不懂这其中的难处。谭红霞急道:“少安,听大嫂一句,你没下过地,没吃过这种苦……”
李少安打住了谭红霞的话。
“大嫂,我意已决,我李少安不止要种,还要种到全铁山湾最好!”
“哎呀,是少安啊,你咋回来了?”
刚刚还一副气急败坏样子的马慧立即换上了笑脸,变得热情无比,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个嫂子对弟弟有多么好。
“怎么,我就不能回来?”
李少安踏进屋内,冷冷一笑,没有给三嫂好脸。
马慧一点儿也不在意,反而笑脸相迎,装出一副很关心的模样,“这是哪里的话,你回来了,哥哥嫂嫂们心里高兴。”
出于亲戚间的礼貌,不能让三哥李少民难堪,李少安虽极度不愿与马慧交谈,但还是做做表面样子,跟马慧道了声好。
“真是的,回来也不说一声,我跟你大哥好去山下接你。”
看着满身风雪的李少安,谭红霞甚是心疼,言语中带着埋怨。想到李少安这个时候才回到家,在山路上肯定没少受苦头。
“大哥,我回来了……”
来到李少国的面前,李少安愧疚地底下头。
这些年李少国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为的就是供李少安上大学,等毕业分配个好单位,干分体面的工作,说出去也算是给李家光宗耀祖。
但李少安却一心坚持理想,放弃学校分配的工作,选择了回到了铁山湾。
这件事情对于李少国来说心里是绝对不会好受的。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能让李少安走出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沟,李家日后能有个盼头,可没曾想绕了一大圈终还是绕了回来。
“嗯。”
李少国的脸色不太好看,有些铁青,只是简简单单从鼻子里应了一声。
李少安心中愧对大哥,低着头也不言语。
见到兄弟俩之间气氛尴尬,谭红霞连忙上来相劝,“你两别杵着了,少安能回来多么高兴的一件事,亲兄弟有啥过不去的。”
“少安,你在这儿陪你哥哥嫂子说说话,我去厨房给你煮碗姜汤,一路上又是风又是雪的,你这傻孩子。”谭红霞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李少安,担心他冻坏。
“又是姜汤……”
李少安刚刚才在赵雪梅的家里喝下一大碗姜汤,这会儿连出气都带着姜沫味儿。
“怎么啦?”听李少安嘀咕,谭红霞有些疑惑。
“没,没什么。”李少安连连摇头,他和赵雪梅的事绝对不能告诉第三个人。
谭红霞也没多问,转身去了厨房。
堂屋里,李少国沉默不语,还在生着少安的气,说话的也就只有李少民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