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夫人竟然就真的相信了。
想到这里,沈夫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二十年前的事情,好似还历历在目。
那么多的人,因为先太子而连累,就连她,兢兢业业的为了整个大楚,帮他登上了皇位。
可是到头来呢!
若是,他们有谋反之心,为何还要助他登基呢!
这人在了高位之后。
就忘记了很多事情、。
苏青桃看到沈夫人低垂着头,面色沉重的模样儿。
喃喃的笑道:“沈伯母,这样的事情,您可以置身事外,咱们如今在京城不过就当是游玩山水而已,圣上的那些事情,自然是有大臣们来抉择的,若是圣上问您的意思,您这身边几个孙儿闹腾的厉害,这脑子如何还够使呢!这样操心的事情,是万万没有注意的!”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
如今为了沈家操持,这几个孙儿闹腾的厉害。
这管教孩子们还管不过来呢!
况且是朝廷上的大事情、。
这话虽然简单,可是这权位之上的人,听到了之后。
自然就能明白了、
像当年在朝廷上雷厉风行的人,如今竟然就沦落成了家庭主妇一般、
这家中一点儿琐碎的事情,竟然就折腾的她一点儿法子都没有了。
这若是在寻常人眼中看着是很平常的。
可是长公主是谁啊。
这贞明帝当年的皇位,若不是长公主的相助,怕是早就落在了旁人的手中。
她在朝堂上有的是手段和能耐。
沈夫人听到苏青桃这话,顿时就伸手指着苏青桃笑道:“我就说桃子聪明,没想到你这孩子还真是厉害的很呢!这脑瓜子可真是好使呢!”
苏青桃抿嘴一笑。
沈夫人就招手让小平安和胡萝卜来自己的面前。
两个娃儿依偎在沈夫人的怀中、
沈夫人伸手就摸着两个孩子的脑袋,笑道:“好了,以后奶奶就拿你们当借口了,那些烦人的事情,咱们就不管了!”
迟早有一天,一定要离开京城。
早就厌恶了这里的生活。
趁早离开也是好的。、
温晴抱着孩子走了进来。
沈明铮外出之后,温晴的话就少了。
沈夫人能明白温晴的心思。
好在这沈明华和苏青桃都在,倒是能时不时的来陪温晴说些话。
“桃子,你跟你三姐姐弄的那作坊,眼下到哪一步了!”沈夫人突然问道。
苏青桃答道:“那作坊已经盖好了,只是因为是新盖的,我就想着让房子晾一些日子,等里边不湿了之后,再搬东西进去!”
这装修等的东西,甲醛也是很厉害的、。
再加上,新房子很是湿润,这若是将上好的绸缎搬进去,怕是就要霉坏了。
温晴的眸光微微一动,只是想说话,她低低的叹了一口气,还是没有将心中的话说出来。
沈夫人就暗暗的大笑起来:“桃子你们可真是雷厉风行啊,这说开作坊还真是快呢!”
苏青桃不敢居功。
颔首说道:“也是三姐姐的能耐,再加上我红姐姐还有如意妹妹的帮忙,所以才会这样的快呢!”
这人多力量大,团结在一起,将各自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这所有的困境都迎刃而解了。
殊不知,苏青桃这边是欢喜的很、
可是此时,在薛府内的薛珮华,这眼看这额头上的伤势已经好转了。
这长公主下的命令,怕是等自己头上的伤势好了之后,就一定要送去寺庙的、
薛珮华这心里头没有注意,薛夫人好似对薛珮华已经放弃了一样。
这天,才来看一眼的。
薛珮华心中慌张,这越是慌张之下,这心中就越是没有了主意。
想到,这往日余生就要在寺庙里度过。
想到寺庙里的生活,薛珮华就告诉自己,不行,自己一定不能去寺庙了、
这若是去了,就算自己日后用了心思出来了,可是那名声也早就坏透了。
想到这里,薛珮华就故意的夜里坐在窗户下。
这又受了风寒,可是夜里依然是做在窗户下,连夜的发烧。、
只有自己一直病重着,长公主总不能让自己这样的身子去寺庙里吧!
这薛珮华心中打着小主意。
不过,这主意还真是见效。
长公主并没有催促薛珮华尽快的去寺庙里,可并不是因为薛珮华受了风寒。
而是,这宫里头圣上的身子越来越不好了。
边境那边,又有了战乱。
朝中大臣都推举沈明铮带兵出去。
说是这武状元的能耐众人都是知晓的。
其实这背后也是有人,就是想故意的将武状元激出去,这京城治安的职位,怕是就又是抢手的很。
长公主心疼自己儿子,可是知道,既然身为大楚百姓,这为国效力是应该的。
这朝廷上的事情都还顾忌不到呢!
如何能想到薛珮华呢。
况且,在沈夫人的眼中,薛珮华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早晚都逃不出她的手掌心的。
苏红叶和孟平之两个人来到了京城之后。
因为闻风楼的生意特别的好。
之前是因为苏青桃在闻风楼,这闻风楼的招牌打出去了,如今虽然苏青桃已经不在闻风楼了。
可是这闻风楼的口碑都已经打出去了,而且那饭菜做的却是是好吃的很。
一些人更是因为,这闻风楼怕是风水好吧。,
要不然,这一个厨子竟然就能够成为青桃县主、。
所以就特意的去闻风楼吃饭,为的就是沾沾好运气、
这些,苏青桃自然是不知道。
这些天,她也是忙碌的很。
和沈明华到处的奔波。
就在西郊处买了一片地,这就找了不少的人开始开工。
沈夫人对她们又要开作坊,倒是没有多少意见。
这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是好的。
况且,这赚钱的事情,谁都不嫌弃多的。
再加上这边疆战乱,沈夫人隐隐约约就觉得,这又是一场恶战。、
怕是又要需要不少的后备之需吧。
她出生在皇家,打小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虽然这二十年来,是在襄阳镇生活着、。
可是沈家这些年来,经商所得来的银子,很多都是给了灾区的百姓们、。
沈夫人也是心系大楚的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