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略一沉吟,点点头。
二人放轻脚步走上前,停在大岩石三米开外。
花香阵阵……
直到这时,沈炼才注意到,白衣女子身上的白衣,是一瓣瓣雪白的花瓣交织而成,却能随风而舞,实在不可思议,那浓郁花香也是来自于她。
王富贵似乎没有发现这一幕,他整理了下衣襟,轻咳一声,拱手笑道:“这位美丽的姑娘,小生有礼了。”
白衣女子依然在梳头,仿若未闻。
王富贵愣了愣,向前走了三步,用更大的声音再喊了遍,惊得几只鸟儿飞走,叽喳渣的,似在嘲笑他。
白衣女子无动于衷。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难道她是聋子?”王富贵都无语了,满脸狐疑,忽见沈炼在一旁偷笑,不禁羞恼起来。
“笑什么,你行你上啊。”
沈炼装模作样配合一下,也是整理下衣襟,轻咳一声,学着王富贵的口吻,拱手笑道:“这位美丽的姑娘,小生有礼了。”
蓦然!
白衣女子梳头的动作一停,徐徐侧过身来,虽然只露出半面,长发遮掩着,周遭的光线也是隐约朦胧,却给人一种令人窒息的惊艳之美。
不知为何,沈炼仿佛看到幻觉一般,周围的鲜花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部绽放盛开了!
白衣女子凝望了沈炼一会儿,便伸手捡起大岩石上的一片贝壳,放在花草之间。
一阵风吹来……
所有的花儿随即全部倾倒向贝壳所在的位置,花瓣间的晶莹露水滚动着,滴落在贝壳里,须臾间便积蓄了很多露水。
白衣女子端起贝壳,呈递给沈炼,似在要请他饮用。
“你……请我喝露水?”
沈炼越发感到惊奇,接过贝壳看了看,其内的露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涌荡着奇异的光彩,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露水,而是一泓生命之泉。
咕噜!
沈炼一饮而尽,味道清甜,有股清凉之感,喝完之后身体说不出的舒畅。
他感觉了一会儿,双眼猛放光芒,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般。
露水的清凉之意在体内扩散蔓延,竟然渗透进宗师蛊和铁玉蛊的空窍内,并引发了某种奇异的变化。
两个空窍内的青铜真元,在清凉之意的冲刷之下,再次有了增长的迹象。
要知道,这两个空窍内,青铜真元只占据七成空间便停止下来,沈炼费尽心思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万万没想到,白衣女子的露水,让沈炼再次晋升了!
“这……”
沈炼不由得大为惊喜,抬头看向白衣女子,刚要问些什么,白衣女子嫣然一笑,忽然化作无数花瓣,随风而散。
大岩石上空空如也,满地繁花似锦,风儿和煦,鸟兽啼鸣……
“炼哥,美女怎么……”
王富贵傻眼了,瞠目结舌,一个大活人在他眼前突然变成了无数花朵飘散,这种奇事说不去估计都没人相信。
书房里,沈万全望着手里的地契,深深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复杂。
须臾,沈炼来了。
“爹。”
“炼儿,你过来。”
沈万全精神一振,笑着把地契递过去,徐徐道:“荣华城那边安排妥当了,这是以你的名义购买下来的一间宅院,家具什么的应有尽有,你到荣华城后,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唉,荣华城比雪岭城繁华多了,地产昂贵,这只是一处中小型宅院,根本无法与我们家的府邸相比,你到那边后,只怕要受不少委屈了,要有个心理准备。”
“孩儿知道了。”
沈炼接过地契,缓缓点了点头,这才收起。
“爹你放心,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嗯,走之前多陪陪你二娘,她听说你要走,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瘦了不少。”
“唉,是孩儿不孝。”
“为父记得你曾作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男儿当志在四方!你已经长大了,是该出去闯荡一番。”
……
父子谈心之际,管家范力和翠兰走了进来。
前日,范力正式收翠兰为徒,立她为衣钵传人,这件事在沈府掀起不小的波澜。
其实,范力之前陆续收了几个徒弟,悉心培养,准备等他退休时从中挑选一个接他的班。
但是,那天,沈炼随口说了一句“翠兰,你跟范管家多学学怎么管账。”,从那一刻起,范力便知道,沈炼有意让翠兰接他的位子,于是他把几个徒弟陆续安排到府外的店铺就职,收了翠兰为关门弟子,一心教导她。
可以想象,范力那几个徒弟有多郁闷。
而其他人听说沈炼要提拔一个女子当管家,听着就觉得新鲜,茶余饭后自然就多了一项有趣的谈资。
翠兰倒是大哭了一场。
因为沈炼要她留在府邸跟着范力学习,她不能跟着沈炼去荣华城了,哭喊着说,奴婢不想当管家,奴婢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跟在公子身边伺候。
沈炼着实费了一番唇舌才说服她,还因此获得了4点蛊惑值,可见翠兰是真想跟在他身边,这也证明沈炼没有看走眼,翠兰将来会是个忠诚可靠的女管家。
“老爷,大公子的盘缠准备好了。”
范力双手捧着一个锦盒递过来,“老奴把库房里的闲钱筹措了下,拿出六十万两来。”
沈万全点点头道:“炼儿手上还有二百五十余万,加上这六十万,到了荣华城,应该能应付一段时间了。”
“……足够了。”
沈炼心中一暖,他本就没打算再从家里拿钱。
随后,沈炼去探望了二娘,然后陪着沈小树逛街,顺便向一些朋友辞行。
到了王家。
“炼哥,你要走?”
王富贵吃了一惊,眉头瞬间拧成一个疙瘩,长吁短叹,似乎有些心事。
沈炼点头道:“我要去荣华城闯荡,怎么,你也想去?”
王富贵叹了声:“其实,我也有离开雪岭城的念头,就是没有拿定主意,犹豫了好一阵子了……”
其实,真正促使王富贵产生离开雪岭城这个想法的是林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