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说看。”袁江回头看了宋止,然后压低声音与二人说:“你们想想看,那个书生虽然穷,可是来头不小啊!我听说,城司部的那位李大人都跟他很熟,这次破了杜慕白案子的纪先生也跟他熟,说明他绝对不简单,背
后是有人撑着的。再说了,他的才华你们是有目共睹的,他必定是三甲其一。”
另外两个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袁江:“所以现在跟他打好关系,对我往后一定会有帮助。”
“没想到你这小子这么精明,竟然想的这么远。”
“是你们目光短浅。”
几人小声议论了半响。
随后,几个人便对宋止极好。
十分热情。
这让宋止一头雾水,自己可是个穷光蛋,这些人是不是献殷勤献错了?
但也不好直接开口问原因。
只好作罢。
而就在湖上的那个亭子里,此刻,那延正坐在里面。
从宋止出现的那一刻,他的视线就一直在宋止的身上。
关于宋止的才华,他也是清楚的,上次诗会,就是他对出了薛和的诗句。
加上此人与李成还要纪云舒来往密切,必定是有过人之处。
所以,那延也特意邀请他来参加。
没错,这次的发起人,就是那延。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找一个有望成为三甲的人做门生。
而这个目标,他暂时放在了宋止的身上。
身边追随他的侍卫问道:“王爷,你确定他可以?”
那延轻轻皱了下眉。
然后端着面前的茶,往嘴里送了一口。
他勾着阴冷的唇,说:“是不是他,还得看看他有没有那么本事,本王可不想再找一个像薛和那样的废物做门生,到时候又连累了本王。”
侍卫又说:“不过,属下还有一丝顾虑。”
“什么顾虑?”
“就是宋止他……”侍卫欲言又止。
那延看向他:“说。”侍卫望着远处坐在桌边尴尬至极的宋止,说:“属下觉得那个宋止有些呆笨,虽然读书是块好材料,可是平时的作风却有些耐人寻味,看上去十分死板,就算将来真的能够高中状元,恐怕在官位上也待不了
多久,所以属下担心。”
那延仔细斟酌一二。
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
确实如此!
宋止太笨了!
笨得太正直了!
而这样人,一般在电视剧里也就只能活个两集左右。
更别提将来他若是真的高中状元而入朝为官,到时候必定是那个处处吃亏的人。
所以,那延犹豫了。因为他要选择的“新人”,必须是聪明的。
宋止坐在院子里,手中捧着一本书!
却无心去看。
目光看着不远处被烟火绽开璀璨星空。
心里摇摆不定。
去?
还是不去?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手中的书放下,然后掏出了一枚铜板。
放在掌心里。
心里想着,若是正面就去,若是反面就不去。
便将铜板往空气里一抛。
铜板落下。
他紧紧的抓在手心里。
心里一沉,摊开手掌一看。
竟然是正面。
结果是去!
宋止无奈,但到底还是接受了这所谓的“命运”的安排。
然后回屋换了一身稍微好一点的衣裳。
好让自己看上去不会那么的格格不入。
最后,他提着一盏灯笼便去了。
今日几乎大半个高定城中的百姓都来了。
街上一眼望去,根本望不见头。
宋止还从来没有见到这等场面。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人多,热闹。
举办起什么活动来,也十分喜庆。
他挤在人群里,去了文桥。
文桥边上有一条十分通畅的红色长廊,里面摆满了桌椅板凳,许多仕子们都已经到了,还有不少的文豪和贵家子弟也在。
长廊后面是一处宽敞的庭院,庭院里面摆着好几张长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庭院上方和周围都挂满了灯笼,
庭院再往后,就是一条湖,湖边上有一个亭子。
亭子周围挂着轻纱!
看不见里面。
而坐在亭子里可以完全看清楚这边的情况。
宋止定在原地犹豫了一下。
拿着灯笼的手不由的紧了几分。
也不知道是谁忽然看到了他,冲着他喊了一声:“宋兄。”
他闻声看去,就看到一个打扮干净、长相爽朗的男子从长廊里走了过来。
嗯?
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