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到达长安

大唐有乔木 五行八卦 3813 字 2024-04-22

秦颂挑挑眉头道:“可以给小家伙们吃吗?”

“可以吃,不过别太多。这点心太甜了。”

“嗯。”

李乔木做了示范,其他再起沙琪玛的伙计,就有别人代替了。另一边的梁厨子和几个助手,手里的沙琪玛也基本上定型。

“现在我们做糖。”装置沙琪玛的木盒子被搬走,仆从在李乔木说话间,把准备好的糖浆和他们一家压制好的水果酱搬了过来。

“每人做一种,步骤都一样。”李乔木说着边低头开始动作。

水果糖,分为硬糖和软糖。他个人比较喜欢软糖,所以这次先做的,也是软糖。

当然,无论如何都要感谢此次岭南之行,否则他哪里有那么多的水果来制作水果糖。

“你那个红色的是山楂,这个是用来做别的,你换一种。”李乔木无意中一抬头,就见秦颂居然也端了俩盆子过来。

秦颂挑挑眉,听话的放回去,换了一种和李乔木手中颜色一样的水果酱。

其实做水果糖最花功夫的还是前面的调制糖浆和制作水果酱,但因为有船上闲着无事的将士的帮忙,十大盆子的水果酱都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糖果需要冷却,所以就算做好了,也不能马上就看出效果。李乔木事先也做好了冰,等糖果放入模型之中,便很快被人放进了自制的‘冰箱’中。

因为没有快速制冷的设备,这个糖果,恐怕最少也需要放置到半夜。

一共七八个人一起动手,两三次之后,今日的糖浆就用完了。

“看来硬糖要明天才能做。”李乔木看看时间差不多,便让厨子们先做晚饭,不能因为陪着他做零食,而让传说几百号人饿肚子。

待吃过晚饭,李乔木又带着厨子,把剩下的山楂做成了山楂糕冷冻了起来。

船上的日子,有了几位国公,秦颂实在没什么可做的。学子们早在岭南归来途中,就开始专攻文化课,自然也轮不到他这个教导主任说什么。他最多闲得无事的时候,背着手,帮李乔木去个个先生的教室转悠转悠,看看哪个学子不认真。

也因此,第二天他依然有时间陪着自家夫人在厨房里忙活。

有了昨日那些糖果的铺垫,李乔木现在一点都不着急了,所以做硬糖的工作,只是交给梁厨子便自己又转做起来的。

“噗,这是在做麻将吗?”当晶莹剔透的水果糖,带着字体出现在秦颂眼前的时候,某人忍不住笑了。

“我是准备做一副可以吃的麻将的,不过,你不觉得,这样的糖果,更有利于小孩子识字吗?”

李乔木这么说,秦颂自然立刻想到自家的,认真的点点头,顺便拿起一个尝了起来。

“这个不错!”咬着嘎嘣脆的糖,秦颂表示。

糖果做完的第三天,李乔木一行终于到达了长安城,至于东都洛阳,船队虽然当时也受到了不少注目礼,却没有任何停歇。

“这么多人!”大船还未靠岸,传说的将士和学子们就发现,岸边的码头上,似乎有很多穿着和正式的人。

“我爹怎么来了?”魏舒宛的话,让不少心思玲珑的人,似乎明白了什么。

魏征是什么人?他那样耿直的人,会因为船队运了珍宝来接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的情况就是,皇帝来了,他就在岸边上。

第一百四十四章:

或许秦颂说的很对!李乔木想。虽然他如今不太愿意沉静下来仔细去反思自己某些时候的所作所为。

但他本来就是一个善于反思,善于思考的人,三十多年的习惯,已经不是他想逃避就能完全逃避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莫名其妙的就把大唐的一切一切,当作成了一个通关游戏。

只要一步步的通关,他就可以……。

就可以什么?李乔木不明白也不敢去深想。似乎隐藏在深处的东西,是他恐惧又期待的存在。

如今的一切对他来说太过美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是他的父亲,一代贤后是他的母亲,他还有一个类似江湖盟主的爱人时时将他捧在手心里,虽然这个爱人的性别为男。

但他莫名的又有了孩子!

太圆满了,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想什么来什么!

如此的如此……,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觉这个世界其实只是他的一个梦!

因为,在他看来,或许也只有梦,才能如此的完美。

是梦吗?不管是不是梦,他都要将其做到底!李乔木想,他会珍惜这个梦,珍惜身边爱他的人。

“告诉你一个地址。”李乔木对秦颂说,“如果有一天,你要去寻我,就去这个地址。”

“好啊!”

“……”

隋炀帝的最大功劳,给大隋朝带来了灭亡,却给大唐留下了一条繁荣的纽带。

沿海的水路上还没发现,但进入运河,李乔木就发现,这条运河正在一点一滴的掺入大唐的商人以及江南民众的生活之中。尤其是水乡一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船只,自然而然的便呈现出一副水上繁盛的画面。

不过,这样的景象也就延续到出了扬州,运河上便渐渐安静了下来,只偶尔看到商船在河上行驶。但见挂着大唐旗帜,又有程,长孙,尉迟和李家各个家族旗帜的船队过来,便纷纷避让到了一边,在一旁好奇的观望。

当然,这其实也有领船上那只不断敲响的锣鼓,令他们退让有关。

“乖乖,居然有一百多艘的船!也不知道上面拉的是什么?”

“兄弟,你关注错误了,你应该关注那挂了李字旗帜的船,那船可是楼船,大唐什么时候有这等船只了?”

“是啊,太大了!”

“大是其次,如果在下没记错,大唐律法有规定,不可造此等船。”

“……哈哈,阁下孤落寡闻了吧,这条不造楼船的法令,今年初就被陛下撤销了。不过也有规定,商家的确是不可随意建造的。”

“那这挂了李字牌子的莫非是……”

“……”

百艘的船队,在大唐真得非常罕见,以至于当船队行至人多的村镇,附城时,很多时候,还没靠近,便有人前来围观。

可惜的是,无论是程家,还是尉迟家等在大唐都太过威名显赫,在锣鼓震天的情况下,几乎没人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