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开抄(五更敬黄油手卡列乌斯)

贺六和李伯风带人,来到岛中央的“岛主府”。

这座三层的“岛主府”,是竹子搭建,很好拆。贺六先命三百兵士,将这座竹楼上下搜寻一遍。

兵士们一阵搜寻。在竹楼之中,查出了三个大箱子。贺六依次打开箱子,一箱里装的是上等苏杭丝绸、另一箱全是女人用的珠宝首饰、第三个箱子装的都是一百两一锭的银元宝。

贺六粗略一点验:“这三箱东西,加起来能值个两三万两吧。不及许海抢掠财物的九牛一毛。来啊,将竹楼拆光!”

兵士们一拥而上,用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将竹楼拆了个干干净净。

贺六来到竹楼的地基上,拿着一柄小铲子,一寸一寸的铲土。

猛然间,他的铲子铲到了东西:“来人!挖!”

几十名兵士拿着大铲子,一顿挖掘。几柱香功夫后,又有两个大木箱见了天日。

贺六推开木箱,一道金光晃花了他的眼。

这两个木箱里,满满当当的叠放着金条、金锭、金锞子。

贺六粗略一数:“这两箱劳什子,加起来总有个一万五千两。折银十五万两!”

李伯风道:“六爷真是好手段。这才几个时辰功夫,便找出价值十七八万两的金银财宝来了!”

贺六笑道:“这才哪到哪儿?天色不早了,让弟兄们生火造饭。咱们吃了饭,先好好歇息一夜,明日再继续搜寻。”

傍晚时分,两个兵士给贺六和李伯风抬来了晚饭。这顿海岛晚饭颇为丰盛。几条烤海鱼、一碟炒火腿、七八只海里现抓的大螃蟹、还有半条烤羊腿。

贺六边吃边对李伯风说:“岛上的房子除了议事厅外,多为竹楼。竹楼是无法设置密室暗格的。议事厅则不然,是砖石所砌,可设密室暗格。明日咱们主要搜寻议事厅。”

许海死了,王翠翘也死了。现在贺六要做的,是去普罗岛,找出许海埋藏的财宝。

正月十九,胡宗宪调集了三十艘福船,又让戚继光集合了两千戚家军兵士。他将福船和两千兵士交给了贺六统领。

胡宗宪命人拿来两个酒杯,倒上酒。

胡宗宪道:“老六,这杯酒算是给你送行的!背井离乡的百姓能不能有银子重建家园,我能不能顺利丢官罢职,就全靠你了!”

贺六自信满满的答道:“胡部堂放心。掘地三尺找银子,本就是我这个锦衣卫抄家官的本行!我绝对能找出这批财宝,造福东南沿海的百姓!”

贺六上了船,三十艘福船直奔普罗岛而去。

“胡子李”李伯风,已然恢复了他本来的姓名。李伯风手里有去普罗岛的海图。如果不出意外,七八天后,船队便能循着海图达到普罗岛。

入夜,贺六和李伯风站在甲板上。月明如镜,众星隐去了光辉。

李伯风竟情不自禁的哼起了小曲儿:“月朗郎,乾坤高悬。雾重重,宫阙万千。风萧萧,十全武功。浩渺渺,四海经典。看不尽,繁华万里,转瞬间落日残烟。国昌盛,百年一梦。看兴衰,弹指挥间。。。”

贺六问李伯风:“伯风,你唱的是个什么曲儿,恁的好听?”

李伯风答道:“这是唐末名伶杜三娘所作《月朗郎》。这曲儿哀叹大唐由盛转衰,从国大民骄、万国来朝,变成了战火不断,饿殍遍地。”

贺六叹道:“唉。你当初也是官宦世家的公子,听得出,你肚子里也有不少的学问。为了剿灭倭寇,你这个书生公子竟到那普罗岛上,过了五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难为你了。”

李伯风谦卑的说:“六爷高抬我了。当初我潜伏到许海身边,初衷是为了升官快一些。可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庆功宴上胡部堂讲的那个故事。戚大帅十二年前说的那句‘鞠躬尽瘁,夕死效命,长生之道也’让我振聋发聩。我想,我这五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贺六点头:“当然是值得的!若不是你潜伏五年,在最关键的时候反戈一击,许海的那数千倭寇,也不会土崩瓦解。说不准,此刻我已经被许海砍了脑袋!咱们锦衣卫的家规,提升到百户以上,需要皇上的首肯。我这个北镇抚使最多可以升你为试百户。等一回京,我便给你发试百户的委命。”

从小旗到试百户,李伯风连升了两级。

李伯风拱手:“多谢六爷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