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彬彬有礼的朝着贺六拱拱手:“您就是浙直总督胡宗宪?”
贺六摇头:“胡部堂是东南的柱石。他日理万机,没有功夫来这岛上。在下是锦衣卫北镇抚使,贺六!这位是胡部堂的心腹幕僚,徐文长徐先生。”
许海在当海贼之前,也是有秀才功名的。他自然听说过锦衣卫的大名。
许海点点头:“锦衣卫大权在握。贺大人来找我谈招安的事,您的分量不亚于胡部堂。快快请坐。”
贺六左右打量,只见这密室的四面墙壁,挂着不少倭刀、火铳。
许海是个大海贼头子,却不似百姓形容的红眉毛、绿眼睛。他颇懂礼数。
许海起身,从墙壁上取下一柄倭刀,放在贺六身边的桌子上:“初次见面,没有什么好送贺大人的。这柄倭刀就算是见面礼吧。”
贺六拱手:“那就谢了。我这人快人快语。既是招安,想必许岛主一定有很多的条件。现在,咱们谈谈条件吧。”
许海侃侃而谈:“好,贺大人是痛快人!条件之一,我登陆之后,朝廷要保证我的安全。我手下有五千汉人弟兄,三千倭人,总计八千多人,赶得上明军的一个小卫了。朝廷最起码要给我一个卫所军指挥使的职位。”
贺六道:“这个不难。前军都督府的赵都督是我干爹。兵部尚书张居正大人是我的至交。我跟他们打声招呼,到时候前军都督府和兵部联名下个委命,你的卫所军指挥使就水到渠成了。”
许海笑了笑:“三千倭人,自然不能跟我一起归顺朝廷。便是他们有这个心,朝廷也没有这个先例。五千汉人弟兄,则铁定会跟我去浙江。这些人要是安置在一个卫所里,归我统领,朝廷自然是不放心的。这我能够理解。这样吧,这些弟兄里,如果有人想回乡务农,希望朝廷能够每人发给一百两的安家银子。如果有人想从军,希望朝廷给他们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贺六点点头:“这个亦是不难。即便五千人每人发一百两,也不过五十万两银子。为了防你,胡部堂他们每年耗费的军费何止百万两?我想这个条件,胡部堂和朝廷都会同意的。”
许海又握住了王翠翘的手,转头对贺六说:“我的夫人舍弃了苏杭之地的繁华,陪我颠沛流离在这东海荒岛上,这些年吃尽了苦头。我希望朝廷能够赐她一个三品诰命夫人。”
贺六道:“嗯,岛主和夫人真是夫妻情深。没问题,朝廷连正三品的指挥使都能给你,又怎会吝惜一个三品诰命夫人的名号呢?”
在钓鱼岛歇息了两天,众人上了大福船,直奔普罗岛。
航行了两日,福船东方出现了一座偌大的岛屿。这座岛屿足有钓鱼岛的十倍大。远远望去,岛上房屋密布,十几个瞭望哨上,站着数十名手持火铳的人。这些人有的是倭人打扮,有的则是汉家百姓的打扮。
王翠翘下得舵室,进了船舱。她对徐文长和贺六说:“普罗岛到了。记住,遇到倭人,你们就自称是我从浙江请来的名医。”
徐文长、贺六随着王翠翘下船登岸。
岛上的汉、倭,见到王翠翘纷纷弯腰行礼,口称“夫人”。
贺六暗笑,这王翠翘在普罗岛上的派头,堪比裕王妃李氏在京城的派头。
一个矮胖汉子见到王翠翘,拱手道:“夫人你可回来了!岛主这两天正担心你呢!”
大海贼许海自称是东海王、普罗岛主。普罗岛的中央,竖着一根长约十多丈的大柱子。柱子上挑着一个幡子,幡子上写着十个大字:“大明东海王、普罗岛主许。”
徐文长和贺六见到这幡子上的字,相视一笑。二人不约而同的想:一个海贼,竟然也敢称王。
王翠翘问矮胖汉子:“岛主现在何处?”
矮胖汉子答道:“正在议事厅跟二当家吵架呢!”
普罗岛的二当家,便是王翠翘说的那个倭人头目影佐平成。
王翠翘领着贺六、徐文长进得议事厅。议事厅内,一个四十来岁的人正跟一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者怒目而对。
四十来岁的人是书生打扮。面容姣好。论长相,他简直比得上那些京城有钱寡妇们豢养的面首。
贺六心忖:这应该就是大海贼许海了。怪不得王翠翘会倾心于他。此人的长相称得上是貌赛潘安。
另外一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者,身穿一身倭国服饰,留着倭人的发髻。腰间别着一长一短两把武士刀。此人便是普罗岛二当家,影佐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