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盘根错节

死神的哈士奇 君不贱 3550 字 2024-04-22

“严烈其实已经找到受害者的共同点,只是没有深究下去,警方当年发现受害者都在苏阳市出现过,但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景承摸着下巴淡淡说。

“忽略了什么?”我急切问。

“十七名受害者在苏阳市出现,十七个人在苏阳市几百万茫茫人海中又是怎么被血月找到的呢?”

“我,我没明白?”苏锦问。

“雪霁路发生抢劫杀人案,你作为警察负责侦破此案,你会怎么做?”景承很认真问苏锦。

“当然是全力以赴将凶手缉拿归案。”

“好,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交通堵塞?”景承继续问。

“当然遇到过,基本上是天天都堵啊。”苏锦茫然的点头。

“天天都堵。”景承点点头笑着问。“那你知道是谁造成了拥堵吗?”

“这,这个谁去管啊,都是等着慢慢疏通……”苏锦突然一怔,瞪大眼睛说。“我明白了,谷宝田的罪名是盗取电缆,可最终还被无罪释放,事实上因为他的罪行导致了两名女工遇害,但所有人对于这件事的关注点都会在行凶的抢劫犯身上,绝对不会联想到谷宝田。”

“巩建刚的情况也一样,他酒驾直接造成了长宁高架堵塞,但没有人会把孕妇和胎儿的死归结到巩建刚的身上。”景承指着面前几大箱报纸。“如果我没猜错,被血月杀的那十七名受害者和他们情况都一样,因为不起眼的过失造成了其他人的伤亡,从而被血月判断为有罪。”

“这就是血月行凶的动机,可,可问题是即便我们找到动机但还是无法锁定血月啊。”

“不,血月已经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景承嘴角扬起笑意。

“你知道谁是血月了?!”我们大吃一惊。

“你们应该问,血月是如何知道这些人存在的。”景承淡淡一笑。“正常人不会关注到这些受害者,血月能将他们挑选为目标,只说明血月和受害者有过接触,并且很清楚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血月接触过受害者?”苏锦想了半天还是一脸茫然。“你刚才说血月不是警察,可除了警察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与这些受害者有接触。”

“谷宝田是盗窃他被警察抓获,而巩建刚是酒驾属交警部门处罚,然后是温秀玉,理论上讲她并没有处罚法律,充其量只是民事诉讼,而其他受害者的情况大同小异,他们唯一接触的并不是警察。”景承很有耐心的提示。“你们好好想想,什么地方是这些或多或少有过失的人都会去的地方。”

“法院!”陆雨晴大声说。

“对,是法院!”景承嘴角上翘的弧度更大。“血月契约中的内容不是在协商,而是以通知的形式书写,通篇读下来有很强的威慑和不容更改的感觉,采用的断句以及断行方式和法院判决书一样,血月是一名在法院工作的法庭书记员。”

“十七名受害者都因不同的事接受过苏阳市法院的审理,只要找到他们共同接受审理的法庭就能……”我激动不已看看其他人。“就能找到血月!”

听完景承的结论我半天没回过神:“难,难道我爸对血月的侧写是错的?!”

“这一点我也很奇怪。”景承揉着额头说。“我见过秦沈峰,他是一名出色的犯罪心理专家,以他的能力绝对不该出现这样大的失误,正因为秦沈峰在侧写中出现的错误,导致严烈调查错了方向。”

“既然血月不是警察,那血月是什么?”苏锦连忙问。

“我暂时还不能确定,不过你先帮我找一样东西。”景承对苏锦说。

“找什么?”

“我要血月旧案时期所有苏阳市的法制日报。”

苏锦也没多问连忙去收集资料,等她离开后陆雨晴不解问:“为什么要找苏阳市的法制日报?”

“先不说这个,在血月旧案中的受害者除了谷宝田之外,其他人都触发过那些律法?”景承认真问。

“这个叫巩建刚,男,55岁,档案中记载此人有过酒后驾驶的记录……”陆雨晴突然停住。“奇怪了,巩建刚酒后驾驶被查的地方刚好也是苏阳市。”

“酒后驾驶出现过交通事故吗?”我连忙问。

“没有,根据交警部门的记录,巩建刚酒后行驶时撞到路边栅栏,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他依法被拘留罚款。”

“酒驾虽然严重,但还不至于让血月选中成为目标。”我眉头紧皱。“他是在什么地方遇害?”

“鹤明市,巩建刚外出务工,在一家食品公司负责送货,他是第二名受害者,距离谷宝田遇害相隔四个月。”陆雨晴说。

“还有吗?”景承问。

“第三名受害者叫温秀玉,女,29岁,职业是教师,因为收受贿赂被学校开除……”陆雨晴揉了揉眼睛无奈说。“这些档案我和苏锦翻来覆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受害者遇害地点不同、身份不同、遇害时间也不同,虽然每个人档案上都有污点,可都不重大严重,还是和之前一样,我们实在找不出这些受害者的共同点。”

景承一言不发接过档案看,他的表情很专注,我和陆雨晴也没有去打扰,直到晚上苏锦才回来,跟在他后面的警员搬进来好几大箱报纸。

“全都在这里了。”苏锦气喘吁吁说。“我从省图书馆把血月旧案前后的苏阳市法制日报全都借来。”

景承起身拿着一份档案说:“一起找谷宝田被抓后所有关于重大事故的内容。”

“找这个干嘛?”我问。

“我也不知道,只是想验证我的一个猜想。”景承一边翻阅一边说。

“这份报纸上有关于化工厂因为管理疏忽造成爆炸的新闻,在事故中有七人身亡。”陆雨晴把一份报纸递给景承。“时间刚好在谷宝田被抓后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