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图案从最醒目的位置改变到受害者的身体上,手背、胸口以及四肢,没有固定的位置,吴连雍好像在不断的摸索从而找到最合适也令他最满意的部位,直至最后……。”乔明川指了指自己的眉心。“额头,那个定型的图案出现在额头后就再没有改变过,而吴连雍被称之为血月也这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用受害者的血在额头画上月亮,这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我喃喃自语。
“不清楚,这可能是吴连雍凶案不能解开的谜团之一。”乔明川摇摇头。“而且吴连雍在犯案过程中,心理有显著的变化,秦沈峰说吴连雍的这种心理改变极为异常。”
“有什么改变?”
“最开始吴连雍是先行凶然后在尸体上留下图案,最后他是在受害者活着的时候留下图案再行凶,这说明吴连雍最初的心理行为中有惧怕感,他不敢长时间和活着的受害者相处,反应出吴连雍心理素质其实很脆弱和胆怯,但后来他已经能直面活着的受害者,秦沈峰推测吴连雍甚至在行凶前还和受害者有过长时间的交谈,他是一边留下图案一边与受害者交谈。”
“血月的的确确是在进化,他的心理素质随着行凶次数成正比的趋于稳定,从胆怯到漠视再到无畏,他的心理改变的确异常。”我神情凝重说。“凶手对受害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轻蔑、厌恶等情绪,但这些情绪中不会有害怕,这说明血月在不断的强大,最开始的血月杀人应该是毫无目的,所以他才会表现出胆怯,后来血月找到了让自己行凶的动机,从尝试性杀人转变成选择性杀人,血月从而才变成一名连环杀人狂。”
“秦沈峰也是这样分析,关于这一点其实有另一个线索可以佐证。”乔明川点头。
苏锦:“什么事?”
“血月的图案出现在额头后就再没改变过位置,但吴连雍留下图案的方式却改变了。”
“他采用了什么方式?”
“烙印,在受害者活着的时候烙印在额头。”乔明川娓娓道来。“我们推测吴连雍通过这种方式在受害者临死前去折磨他们,受害者的惨叫以及哀求能极大程度上满足吴连雍,他也从中获取到力量。”
“为什么要用烙印?”苏锦心思缜密说。“烙印需要工具和时间,远不如用凶器直接刻在受害者额头方便。”
“恐惧源于未知,血月需要的正是受害者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害怕,比起用凶器在额头上刻图案,看着烙铁放在火里慢慢红会让受害者更加惊恐,因为受害者不知道这块烙铁会在什么时间烙印在自己身上,也不知道烙印在什么位置,更不知道会承受多大的痛苦,受害者在一次次惶恐的揣测中聚集恐惧。”我抬头对苏锦说。
“你的分析很正确。”乔明川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不过,关于吴连雍在受害者身上留下烙印这个细节,还隐含着其他的含义,也从侧面反应出吴连雍另一种心理特质。”
乔明川布满皱纹的脸上蓄满慈祥的笑,像一位普度众生的菩萨,可谁有能想到这位菩萨一生都与死亡为伍,轮椅上的乔明川因为脑溢血后遗症手抖的厉害,不过曾经被这双手尸检的受害者不计其数。
乔明川看到陆雨晴很是开心,她是乔明川带的最后一批学生,我们从看到乔明川到现在,他似乎把所有可以想到褒奖的词汇毫不吝啬的用在陆雨晴身上,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陆雨晴害羞的样子。
临来的路上我把血月契约始末告之了她们,并且叮嘱这件事关系重大,在没抓到血月之前对任何人都不能透露。
“乔老,今天拜访您是想了解一下当年的血月凶案。”陆雨晴进入主题。
“我知道,我知道,赫部长给我打过电话,说是警方想完善吴连雍一案的档案,让我全力配合。”乔明川点点头。“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我一定知无不言。”
“血月凶案的档案警方都有记载,为什么赫部长还要我们完善?”苏锦不解问。
“吴连雍可不是一般的罪犯。”乔明川脸上洋溢起自豪,在我们面前伸出五根指头。“我们可足足追捕了他五年,要不是这王八蛋在凶案现场不小心留下皮肤组织,我们还真不一定能抓到他。”
乔明川提到这起案子时表情里全是骄傲,我不清楚如果他得知引以为傲的案件建立在一场交易上将会作何感想。
“当时负责这案子的是严……”乔明川突然停止,神情黯然的叹息一声。“严烈也走了,当年我们四人组就只剩下赫部长和我这个半身不遂的老头。”
“四人组?”
“负责调查吴连雍案件的是严烈,副队长是现在的赫部长,秦沈峰是犯罪心理侧写专家,而我负责的是尸检,我们四人是这起案件的核心警员,后来考虑到吴连雍一案影响极为恶劣,所以对于案件的一些细节并没有对外公布。”
“就是说,警方关于血月凶案的档案是不健全的?!”我大吃一惊。
“没关系了,吴连雍被赫部长当场击毙,案子已经盖棺定论,有些事成为秘密被公之于众要好的多。”
“乔老,血月凶案还有什么细节没有记录在案件档案中?”陆雨晴问。
“第一个是吴连雍使用的凶器,从吴连雍开始作案到最后被击毙,一共出现十七名受害者,我在尸检过程中发现,吴连雍每次行凶所采用的凶器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