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死亡画作

死神的哈士奇 君不贱 3338 字 2024-04-22

作者用恐怖离奇的方式将两个同床异梦的人诠释的淋漓尽致,他们的身体虽然在一起,可心早已背弃了对方,这注定将会是一场悲剧,亦如作品的名字,爱河。

他们的爱河将被自己的鲜血所汇聚,这是彼此背叛的惩罚。

所有的作品都如同景承所说,全都充斥着悲情色彩,死亡和毁灭是作家不变的主题。

我蠕动喉结好半天才说出话:“这,这些作品都是需要模特才能完成的!”

苏锦比我还要震惊,目睹着眼前的照片不由自主捂住嘴:“杜织云的父母用死人当模特!”

“这些作品中的死亡有静止的也有流逝的,可见作者对死亡的痴迷和狂热,作者是通过杀戮中找寻灵感,并且再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所以这些作品会如此传神,这也是为什么严耀初无法模仿这些画作的原因,因为他根本体会不到这些作品的精髓。”景承点头平静回答。

“这些作品不可能是一个单独完成,杜织云父母都有参与,他们其中一个人完成杀戮,而另一个人负责用画作记录下自己的杰作,这是一对心理极其变态的夫妻。”我看着面前照片感觉后背隐隐发冷。“就是说有多少幅画,他们就,就杀掉了多少人!”

“要完成一幅如此完美的作品,需要把握住模特身体每一处细节和神态,他们画的是尸体,尸体是不会动的,所以这些作品从未出现瑕疵,可见这些作品是作者最为满意的杰作,以至于逃亡的时候都会不忘带上,可任何一个画家也不能确保自己每一幅作品都是完美的……”景承摸着下巴淡淡说。“失败的作品远比杰作要多。”

我和苏锦都明白景承的言外之意,我们如今看见的不过是杜织云父母所有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这对变态的夫妻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到底杀了多少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我这才体会景承为什么会说是报应。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这对恶贯满盈双手沾满鲜血的夫妻估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其他人所杀。

苏锦说:“杜织云的艺术造诣是受到她父母影响,但同时她的心理也随之扭曲,难怪她是唯一能模仿这些作品的人。”

“杜织云应该亲眼目睹过她父母所谓的创作,她对死亡和毁灭的崇尚并非是父母被杀后才激发,而是一直都根深蒂固,相信即便没有她父母被杀的事,她的扭曲的心理早晚也会让她成为杀人狂。”我低声说。

景承慵懒靠在椅子上,双手支撑着头缓缓说。

“这就是恶魔选择杜织云的原因,恶魔并没有试图去重新创作一个怪物,只不过将这个怪物潜意识中的罪恶唤醒而已,难怪杜织云把自己当成路西法,他们本身就是邪恶的,只需要一点蛊惑便能释放出真实的自己。”

回到会议室就看见苏锦正拿着笔在一张地图上写画着什么,看我们进去她招呼着要帮忙。

“你在干什么?”我好奇问。

“我怀疑二十年前的无名男尸凶手虽然是吴思雨等人预谋杀人,但行凶是突发性。”苏锦抬头对我们说。

“为什么?”景承坐到她身边问。

苏锦把一摞档案摆放到我们面前,很认真告之我们这几天她一直在调查吴思雨等人的背景资料,无名男尸凶案发生的时候吴思雨还是小有名气的诗人,苏锦追查她在案发之前的行踪了解到吴思雨受邀出席在新加坡的举行的交流会。

在这段时间之内,东南亚的东帝汶局势恶化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柳开元在东帝汶拍摄到大量战地照片。

然后是严耀初当时他正在雅加达参加画展,最后是葛宏帆,他早年从事海运贸易经营的航线便是往返于海城和雅加达之间。

苏锦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标示出吴思雨等人在案发前所处的位置:“根据调查证实吴思雨等人之前并不认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偶然,根据吴思雨的行程安排她在结束新加坡交流会之后将前往雅加达,而柳开元要回国也必须取道雅加达。”

景承从苏锦手里接过笔,在地图上画出几天线,可以清楚的看出吴思雨等人最终都会出现在雅加达,景承再画了一条连接雅加达和海城的直线:“雅加达港是连接海城和东南亚最重要的港口,吴思雨等人要回国必须从雅加达出发,而葛宏帆的船能带他们回国,苏锦说的没错,他们是偶然聚集在一起并且凶案也是突发性的。”

“杜织云的一家人也是葛宏帆船上的乘客。”苏锦点点头,神情有些疑惑说。“但有一点我始终没想通,葛宏帆的船不是客船,他从事海运贸易装载的应该是货物而不是人,吴思雨和杜织云的家人为什么会登上葛宏帆的船呢?”

“那艘船上装有数目惊人的现金和金条,很显然是属于杜织云父母的,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最终让这家人沉尸大海,可问题是谁会把数额如此庞大的财富通过一艘私人船只运送呢?”我也疑惑不解。

“二十年前……”景承眉头微皱,探过头目光看向地图,很快露出豁然的表情。“把杜织云一家人的照片立刻传真给印尼警方,请求协查她家人的资料。”

我连忙通知警员按照景承的要求去办,很不解问:“印尼警方?为什么要让印尼警方协查?”

“吴思雨等人在雅加达是不期而遇,但杜织云的父母带着那么多财富绝对不可能是途经雅加达,他们应该就是印尼华裔,这些财富不能经过正规途径被带走,所以才会出现在葛宏帆的货船上。”景承回答。

“难道这些财富见不得光?”苏锦大吃一惊。

“二十年前的印尼……”我骤然站起身瞪大眼睛。“黑色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