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赵永亮在山东,岂不是反了天了!
“一师师长,代理师长台云峰干得还不错,我准备给他转正。你的三师带的也不错,四川战役的表现出彩,也应该嘉奖。这样吧,我给你两个选择。”
袁兆龙直接给他否了重回一师的这个念头。“一是,继续带三师,同时兼任湖北国防警备厅厅长,二是,去第四师蹲点,当四师的师长。”
“啊?又带新兵?算了吧!”
虽说重回一师无望,打死赵永亮,也不愿意再去带新人,让他一个主力师师长,去带一群新兵蛋子,从零开始,多难受,多刺激人啊!
与其是这样,他宁可继续带三师,起码三师的战斗力已经成型了,不过这个国防警备厅倒是个新鲜名词。
“这么说的话,你是要做国防警备厅厅长呗。”
袁兆龙呵呵笑,他知道赵永亮得选第一个,他没得选!
湖北鄂军虽说是归属于民国部队战斗序列,但部队自成一派,鄂军的人事任命段祺瑞管不到,也管不了,一切军政事务自治,为了统帅协调军务安排,袁兆龙打算成立类似国防部的部门,但毕竟湖北只是个省份,又没有国防部这个名词,成立一个警备厅较合适。
两个人选,郑少成和赵永亮,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和历练,郑少成已经从一个军人蜕变成了官员,身的杀伐气息淡了,更多的是勤于政事务,而不是管理军队。
所以说,这个职务,赵永亮是最合适的人选择。
本书来自
第三百九十章要扩军
“三师的人员编制已经满额,士兵们的操练计划也已经开始,武器装备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只是不知道这资金何时到位。”赵永亮正在向袁兆龙汇报部队的情况。
“还有,第四师的组建计划正式提交了参谋部审核,只是不知道这个新编第四师的师长将会由谁来担任,这要看司令您的安排了。”
鄂军三个师的编制已经维持了很久,显而易见,三个师的部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鄂军,大大小小的军阀长官们都在招兵买马,各自称雄。
四川的一个小团长,三个月的时间竟然将部队从一个团两千来个人,扩充到了五六千人!打着一个团的番号,几乎是半个师的人数!
照这么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三两年的时间,能超过鄂军总数了。
袁兆龙不想展开军备竞赛,过多的部队只会消费更多的军饷,将本来应该用在他处的资金花在了养兵之,病态的经济开销,不利于民生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局势所迫,想不扩军都不可能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三个师规模的部队对于一个省份级别的地区性军阀来说,应该是足够用的。但是经过这一次的护国之战,袁兆龙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不足之处。
绝对主力第一师被他安插在了山东,师长台云峰带着远征军在鲁西南开拓地盘,一边监视着日本人,一边扎根山东,扩充实力。
一下子失去了王牌军,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鄂军的整体战斗力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进入四川的战争里,第三师、青年军联手协同进军四川,第二师驻守湖北的时候,同时还要应付着来自北方、东方两面的威胁。
若是两面来敌进攻湖北的话,仅靠第二师显然不足以应对,而第一师远在千里之外,难以及时回归救援,被抄了大本营完蛋了!
这是袁兆龙一直担心的问题,现在鄂军的实力,无法应对两线大规模战争冲突。尤其是这种短板弱点在护国战争期间毕露无疑,限制了鄂军不能长距离大纵深持续性作战。
必须妥善尽快改善这种问题,扩军也是迫不得已,预算本来有限,却还要再拿出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军事,袁兆龙也是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