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桑腊村

抗战之血肉丛林 疙瘩 2218 字 2024-04-22

而这个村子就空了下来,被日军当成了一个公路边的临时中转站,负责转运当地抓到的战俘和强征来的华侨苦力。

方汉民在趴在距离桑腊三公里左右一个山头的树下,观察着远处的桑腊村,现在他用的这架望远镜,已经不是最初缴获的那种简陋的士官望远镜了,而是在山谷伏击战之中,从哪个日军中尉身上缴获的十三年式军用望远镜。

这种十三式军用望远镜是日军早年仿制的德国蔡司望远镜,制作相当精良,据说是二战之中,日军所生产的所有望远镜之中制作最精良的一种望远镜,规格是624,倍数是六倍,比起之前他缴获的士官用九三式望远镜性能好多了,但是这种望远镜却需要日军军官自己掏钱买才行,只有一些炮车会直接配置这种望远镜。

很多日军军官不惜花钱自己买这种十三式望远镜使用,方汉民早就想弄一个玩儿玩儿,后世的时候,他在军品店里面见过一个,但是要价太高,实在是买不起,现在却弄了一个,当然就瞧不上以前缴获的那个简陋的九三式士官望远镜了。

于是那个望远镜他直接就淘汰给了白有强,现在他的队伍里,望远镜有好几个,但是大多数都是士官望远镜,这种十三年式望远镜,只有他这一个。

透过望远镜的目镜,方汉民仔细观察着前方的桑腊村,桑腊村是个小村庄,以前这里总共只住了二三十户人家,人口也只有一百多人,屋子也是当地最常见的竹木结构的房子,几根粗大的竹子或者木头撑起竹屋,地板离开地面一米左右,这样既可以防潮,又可以减少毒虫爬入屋子的几率。

而且可以在竹屋下面养鸡养猪,和云南的竹楼结构相似功能也差不多,在缅北一带十分普遍,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村子周围,现在却扎上了一圈竹篱笆,还用铁丝网加固了起来,将这个村子牢牢的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中营。

村里的竹屋并未被鬼子拆掉,原来村民的房屋都可能被鬼子当成了临时牢房或者是鬼子的营房。

{}无弹窗第一百一十五章桑腊村

“表面上来看,鬼子在这儿布置的是一个中队的兵力,但是实际上日军现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兵力来守这里!

而且这里我分析过了,这里只是一个日军的临时中转站!并不是常设的集中营!

日军现在东西两线都在作战,东部他们要从畹町方向,进攻滇西,西部要从密支那方向,堵住中国军队在西线撤退的路,还要向北继续攻进,同时还要从密支那进占孟拱!

甚至可能会为了加快进攻云南,还需要从密支那这边再次分兵,从腾冲侧面,直接越境攻入腾冲!

这么一来仅靠着目前第五十六师团的两万多人,他们哪儿能处处留下大量的兵力?

所以这个缅奸说的话,我今天仔细回想一下,觉得很有问题,以日军现在捉襟见肘的兵力,他们能在这里放一个到两个小队,就算是相当多了!

而且这里距离更东面的兵站比较近,一旦发生问题,还能得到兵站方向的支援,所以他们绝对不可能在这里放一个中队的兵力!

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还是很有可能打下这里,把关在这里的战俘和华侨解救出来!”

“但是现在我们缺乏情报呀!具体日军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我们根本不清楚,不能全靠猜测,否则的话一旦那里日军很多,我们一头撞进去,岂不是等于自投罗网?”白有强虽然也承认方汉民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还是觉得有点冒险,有些担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