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八莫城郊的战斗也彻底宣告结束,只剩下极少数因为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无法撤入城中的鬼子,还在做着最后顽抗。
但是不到半天的时间,城外的枪声也就逐渐停息了下来,八莫也彻彻底底的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完成合围之后的新一军部队,随即便接受了已经亲临前线坐镇指挥的孙立人的命令,开始对八莫古城展开了攻击。
此次八莫之战在指挥方面跟以往的作战有些不同,在孟拱战役结束之前的历场战役之中,作战指挥的权力都被史迪威集中到了驻印军总指挥部之中,作战命令基本上都从总指挥部下达。
甚至于总指挥部可以通过各部队之中的美国联络官,直接对连一级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越过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直接指挥各部队。
但是在经过了驻印军整编之后,九月份的时候,史迪威主持开了一次会,通过这次会议,他调整了原来的指挥模式。
史迪威这一次调整,把指挥权真正下放到了中国将领手中,不再越级干涉调动部队,干扰中方将领的指挥。
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影响不大,但是实质上却对整个驻印军的指挥体系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动。史迪威之所以这么做,也是通过前期的胡康河谷战役和孟拱河谷战役以及密支那战役等几场大的战役,认识到了他之前的做法的不妥。
更可悲的是,在这个时代,中国还出现了数以百万以上的伪军,不但不抗战,还投降了鬼子,跟着鬼子助纣为虐,帮着小鬼子欺负中国人,残害中国人,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一块伤疤,永远的
一种痛,即便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卖身求荣,却还是一种让绝大多数国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原好三在看到城外他们的即设阵地,在中国军队凛冽的攻势之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被一座座的攻克,再次意识到现在他们这支对手,已经早非以往了。于是他只能无奈的下令,再次收缩防御,把城外的部分残存阵地放弃,将现存的所有兵力和重武器,全部撤回到了八莫城区之内,布置在了城内各个阵地上,这么一来反倒使得城区内的日军兵力得到了大
幅增强。
经过八莫城区外围肃清战下来,中方军队一共歼灭了大概四百余名日军,但是相对付出的代价,却还是相当低的,一共只有二百余名官兵伤亡,其中阵亡者不足百人。
这样的战损放在以前的中国军队是不敢想象的,像这种攻坚战,往往都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有时候还不见得能获胜。松山战役其实也是一个例子,国内远征军由于素质以及装备质量还有炮弹数量等等原因,面对着区区千把人的日军兵力驻守的松山,足足调集了两三万兵力,打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在付出了五千多官
兵伤亡的代价,还在方汉民的协助之下,才把整个松山给拿下,全歼了松山守备队的日军。对于这样的战损,就连孙立人自己,都感到很是惊讶,原来他是计划,打到目前程度,起码会伤亡三百到五百人左右,但是结果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不但此次他们进攻速度比计划中提前了数天,而且
伤亡数量也着实让他感到惊讶。
但是回头仔细一想,根据前线呈交上来的战报,他意识到这次方汉民出的两个办法,又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特别是改装的工兵部队的推土机,此次在进攻作战之中功不可没,不但顺利完成了各种施工填壕、铺路、破障等艰巨的工作,而且还首次直接上前线,参与到了攻坚战之中,并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改装过的推土机如同钢铁怪兽一般,在日军阵地上横冲直撞,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却势不可挡,许多鬼子的坚固碉堡,就被他们一铲子土推过去,把机枪眼给堵上了,结果逼得小鬼子不得不放弃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