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
这样的疑问自然而然的浮现在每一位小区居民的脑海里,令他们不由得皱眉,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然而心里对怀孕女人的厌恶,却是忍不住一再加深。
经此一事后,怀孕女人在小区里的名声再一次恶化,几乎已经到了人见人厌的地步,连以前少数几个和她关系不错的邻居朋友,都因此渐渐和她疏远了关系,不愿再和她有任何的接触。
而其他人只要一想到怀孕女人在背后使出的那些小人手段,心里便忍不住发寒,巴不得离她更远一点。
和这样的人接触做朋友,恐怕他们晚上睡都睡不安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不小心得罪她,然而被她用这种阴险手段暗算……
想想就觉得恐怖……
而怀孕女人自己却毫无感觉,依旧我行我素,平时不是待在家里安胎,就是在小区里四处乱晃,没事找事的惹麻烦,仿佛把这当成了一种消遣的娱乐。
情感出现的前提,必然是人们的自我感知,也就是在人们以自身为中心的前提下,接触或者了解到一些东西之后,才会对这件东西投入情感。
而这种个人感知的深浅,以及其他的外在因素影响,同时也决定了人们所投入的感情的深浅。
所以,在同样的事情下,人们才会因为不同的感情投入,而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就如同之前的例子。
同样是车祸惨死,如果死去的只是陌生人,在没有投入任何情感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最多只是嘴里感叹一两句,很快便释然了。因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
但如果死去的是自己认识的人,不管是邻居、朋友,甚至只是偶尔见过几面的人,大部分人的心里感观就会截然不同。因为这件事与自己有关。
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联系,也终究是有所关联的。
而人类本身绝大多数的情感起源,归根究底,都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