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 交流哲学。

李三祥:“唯物和维心,概念,是西方哲学思维解读世界的世界观。而东方以孔子派系的哲学是建立在‘人本位’的基础上的。你可以理解为‘唯人主义’”

汉斯颇有兴趣,用中文说道:“以人为本。”

李三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种世界观的逻辑是这样的。

在我眼中的世界中,我是人,你也是人。我生活在这世界,你也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之间相互能影响对方在这个世界的生活。在中国的哲学中,让自己所看到的世界里的人都很活下来,是必要的。有时候必须做出不计个人利益的决定来保障这个目的。而这种行为叫做‘义’。而我们所说的‘大义’也是如此。

凡是有利于这个目的的,行动,都是符合‘大义’的。而无关大义,是可以忽略的。但是这是有局限的”

李三祥看着听着很认真的汉斯说道:“这个局限就是我们的视野的界限。三千年前,我们视角的世界只是河南,我们以人为本,其实只是以我们视角内所见到的人为本。而不是以未知地带可能存在的人为本。然后我们以人为本的范围逐步扩大,扩大到了整个中原。再然后,在四百年前,我们遇到了你们。”

汉斯恍然说道:“在当时你们认为自是中央王朝,以人为本的范围不包括我们。而且,这种以人为本,在当时,我们是你们视角中的世界边缘的人。不在大义覆盖范围内。”

李三祥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了看星空,随后说道:“在当时我们将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因为在当时我们视野中的世界中,农业科技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东方世界顶端。而那时候,因为不了解工业时代是什么,所以科技不是主要的。完善当时现有的农业文明的道德体系,来维持统治稳定才是必要的。所以在当时科技被大义忽视。而现在,”

李三祥低头看了看汉斯说道:“1840年后,我们视角中的世界陡然变大了。你们是我们视角中新多出来的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必须要和你们交流,而不是之前,那样可以不相往来,进行无视。所以大义的范围扩大。必须交流,且要和你们平等交流,工业科技是不可少的。所以研发科技及成了符合大义的行为。

当然当时当时我们还在思考,除了科学之外,符合大义的行动还有什么?比如说自由,民主,君主立宪,以及文字拉丁化,等等等等在当时来说,可能能和你们平等交流因素。

我们并不是被动接受你们的灌输,当发现一些东西无助于和西方平等交流,比如说巴黎和会上的一巴掌,我们就会思辨。我们对你们的发展时用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辨后,最终还是在以人为本的框架下,用选择的吸收。”(东方思维模式中唯物唯心都不是重点,唯人才是重点。)

这时候李三祥再次看了看远方的天空,此时星辰已经在天边亮起,意味深重的的说道:“我们的世界还会还会扩大。而大义也许又要增添新的东西。”

直接和平会谈开始了,双方代表团进行了详细的商谈,签订了密密麻麻有关市场和国民消费的条约,针对东西方的消费差异,双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比如在食品消费方面,东方乳糖不耐症是不能消费大量奶制品,需要消费大量大豆。而西方则没有大规模豆油的消费,而且双方人种体格差异。在拟定标准的时候,双方谈判人员要慎重考虑。

在新的体系下,任何一国国民的勤俭节约节省的社会资源,不能称为另一个国家国民奢侈浪费的理由,同理任何一个国家开拓进取开发技术,大规模运用该项技术的国家,也必须要给予实质性的回馈。所以这牵涉到了大量的利益计算。双方会进行进行对冲抵消。这种相互抵消的对冲计算,是建立在一个一个浮动公式,因为社会是浮动的。

甚至双方在议定公式前,也都承认目前的体系是试用,未来每年将进行更改。且双方都有权利宣布暂停执行,宣布重新讨论标准的权利。

而眼下在凡尔赛和故宫(有两个会场)的会议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地球联盟。

地球联盟的大会议,在巴黎和北都同时召开,李三祥是东亚朝着欧洲地区派的代表,(欧洲也朝着东亚派遣了代表)。在欧洲这边李三祥跟随汉斯(七级)参观了欧洲大陆上机械制造工厂,以及在建的航空,航天工程。双方都对七级灵能者的大使们展现了自己文明对深海,深地下,宇宙,微观世界,的技术工程。

汉斯带着李三祥参观了一个个在大失电前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的实验部门。当然李三祥表示了赞赏,双方跑开了过去种族国家质检的矛盾,对人类未来进行有建设的协商。

会议如火如荼的召开了一个星期,而汉斯和李三祥则是在欧洲考察了一个星期。

在莱茵河畔,汉斯给路颛递了一杯当地桶装水工厂生产的水源,(在战争阶段,这种桶装水工厂供应了整个欧洲的饮用水。至于洗澡洗衣服的用水是另一个指标。

)汉斯问道:“听说李先生,在东方是主管教育的。”

李三祥说道:“是的,我个人很赞赏近代德意志的义务教育制度创举,这个制度是不亚于东方科举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听到这汉斯不由得点头道,然后叹息的摇头说道:“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理念是否厚重,才是文化力量的基础。”

两个人谈到了教育话题,随后唏嘘了一下美国而命运。在大失电时期欧洲方面很遗憾美国并没有加入他们。但是这是错误的,美国最精英的力量并没有缺位

在大失电时期,美国的人才几乎全部回流到了欧洲。而现在留在美国的是精英被榨取干净后的美国。而美国是孤立的,孤立能够跳开旧大陆的传统思维。进行创新。而孤立同样会掩盖问题。

美国二战时期就吸纳了全世界优异的人才,最后成就世界第一科技大国位置的,也很大多数要归功于移民政策。移民政策成就了美国科技,但是也掩盖了了美国基础教育薄弱的弱点。大学和小学不同。相对于小学,大学更相当于一家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