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此时的卢安

上述对话中,围绕着一个关键东西,这个东西是时空痕迹,也就是现在卢安脑海中的能感觉到的过去点。如果没有过去点那个自己可以思考的静止空间,第二类预演中的自己每一次第二类预演结束后,思维就无法借助这个点连续,进行下一次第二类预演。现实中自己的脑容量承受不住,几百条第二类预演记忆感觉情绪的连贯传输。只有过去点的静止空间能够承载自己每一次第二类预演结束后的想法,并且基于这些想法以及现实中理智的考量开启下一次第二类预演。

简而言之,先前的卢安可能如同蓝藻一样,蓝藻能靠光合作用存活。过去卢安能在次数较少的预演中保持正常。而现在卢安很复杂了,

必须向动物一样,主动寻找更多时空之物,控制他们的可能性,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能够承载着自己想法可能性的过去点。(就像控制浅空明子一样控制。)

不能通过食用其他生物,动物就无法获得更大的能量,复杂化的生命犹如空中楼阁,没有这些禁止可以供自己仔细思考的时空夹缝。那么卢安就没法走向更高级的状态。

严肃心态第二类预演中——卢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从哪里搞时空物?

很显然,答案不用找了,自己被元一投放到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就有卢安要找的东西。

现在这条信息,让第一类烟的卢安感觉到无比重要。卢安猛然发现,自己现在的目的性和元一一致了。都是需要时空痕迹,来让第二类预演连续的。就像人类必须谷物和肉,这是必需品。

解决自己在成簇状态下混乱情绪时空的方法已经出现了。但是这方法,卢安总感觉比其他时空佣兵更受制于人了。以后其他时空佣兵给元一干活是为了血脉,期待每一次任务都跑空,不遇到轮回者,而自己给元一干活,可能要变成另一种目的。

元一将彻底进化成自己的老板,而且这老板为了让自己多干活,可能以后不会让自己干一顿就吃饱。卢安现在很想和元一谈谈待遇的问题,完成任务之后时空之痕迹,到底该怎么分?

上次任务那个庞大无比的时空痕迹元一几乎全部收回,只给卢安留下了三公里的空间,当这三公里的空间消失后,元一会给卢安补给。一共补给十次,元一的理由是,卢安带着太大的时空痕迹,不易于隐藏(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元一害怕卢安作死死掉,被其他空间猎杀,投放卢安的元一会因为痕迹泄漏而倒霉。卢安身上的时空痕迹越小,负责将卢安丢到任务位面的元一受到的影响越小。)

过去卢安不知道这个时空痕迹的作用,而现在卢安恍然觉得要不是没有高维上的法则,恐怕元一连渣滓都不会留给自己。(卢安还是想错了,现在元一漏一点渣滓,是能极大满足卢安的需要的,元一希望卢安现在能够完成任务。)

卢安的目光再次回到了车间,车间内的机械手“重影”(可能性很多),车间的大门同时处于部分是开,部分是关闭,焊接的火花,下落的路线有多种可能,距离卢安越近可能性越多,而窗户外的车流则是没那么多可能性。这个世界的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自己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扰动源,自己将决定这个世界该走向哪。

看了看自己应自己而产生众多可能性车间,卢安来到了自己的操作平台上,在卢安的关注和多重预演的协作下,这个操作平台的可能性趋于单一。十分钟后,在现实中,一项加工完美的产品从操作台上传输了下来。

(本章节比较晦涩,可以百度《一张图让你看清楚从0维到10维》辅助阅读,卢安开始朝着观察自我和世界各种可能性的高维生命发展)

“这个世界?”卢安喃喃的说道:“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当大量的预演感觉传递过来后,此时卢安感觉中里世界样子变了。在此时卢安的眼中,随着自己有可能做出动作,周围一切物体可能性是多样的。

1:现在说一下卢安的第二类预演时的状态。

此时不得不说静止空间,这个在卢安感觉到是蕴含过去某一刻信息的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空间的时空痕迹。在这个静止空间中,卢安一次第二类预演结束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在过去大部分记忆自己忘掉少部分感觉传到第二类预演中)。

现在当一个第二类预演结束,直接来到了这个静止空间中。该次第二类预演带着情感的记忆,也不反馈给现实的脑海,而是等待现实中的(绝对理智)记忆也反馈过来,继续再开一个预演(第二类)。

由于第二类预演不再是单一一次预演成簇,而开始变得一个细胞接着一个细胞形成肌肉纤维一样连续的状态,数量多的第二类预演组成这么一条记忆线,每隔一段时间有上次预演情绪的继承,也有现实记忆的提醒,有情感也有理智。这很自己。一边带着情感看世界,一边按照不失理智的处理情感。(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因为那一分钟后就忘记一切,所以第二类预演中狂疯)自己算是活在了第二类预演组成的时间线中。

这个状态和普通人一样。然而卢安不单单是有一条第二类预演,卢安不同的情感状态并行。是这样真实的自己,现在最高峰的时期一共有二百六十三个。二百六十三个自己并行,只是二百六十三个自己生活在一个每隔十六秒就要刷新一次的世界里。卢安此时的预演时间是十六秒,预演每个十六秒就要基于现实自己的情况再次开新的预演,所以这么多不同情绪态的并行自我,面对的环境都是随着现实的自己的。预演能力并没有变,变的是卢安用了新的态度来使用预演。

当自己的心情激动的时候,就会分出这一条线的自己,当这条线上的自己激动开始平复后,就开始和其他线融合。因为心态变得相同,过去的记忆也相同,就没必要再开两次第二类预演了,只开一次来继承两个平复下来的第二类预演的记忆就行了。

虽然第二类预演中的自己自己总算变得正常了,但是第二类预演的责任没变,就是给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传给第一类预演,传给现实。

2:下面说一下卢安在现实中的感觉。

而这一切的后果——随着预演中的自己往现实中的自己投放的感觉信息越来越密集,现实中的自己情绪话已经很少,变得非常理性。第一类预演理智几乎摈除了感性。这是合理的,就像考试时自己的态度,考试的态度对待现实。第一类预演结束后,自己在带着理智考虑后的信息(考试时的思考的记忆),来到第二类预演来感慨一下现实(试卷上对错)的情况。

如果把卢安所有经历的时间画一条线,在现实中看起来整条时间线,其实是卢安感觉到的时间的断断续续的点,这些断断续续的点之间的时间线,是卢安在预演中感觉到的时间。

进一步比喻,主世界的人看到的卢安是吃饭睡觉学习,而卢安自己的时间除了在主世界的时间,之间大部分断断续续的时间是元一内的时间。到了现实以考试态度面对,脱离现实,进入预演卢安则是对现实中自己的作为(考试时的答题状态)感叹。

而就算是感叹,分别是站在未来的角度感叹(带着希望,想做的更好),站在和别人比的角度上感叹,(无奈,虚心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带着完成任务的角度感叹(觉得自己要加快进度。)卢安有多少个第二类预演就有多少状态的感叹。这就是时间多,能将自己的情绪都抒情一遍,同时时刻因为现实的传来的理智,自己的情绪不走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