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这样…”
珍在心里重新审视一番后,下定了决心,从母亲膝上离开,就那样跪坐着,抬起头直视母亲,眼神无比坚定的回答道:“母亲,也许真如你所说的,天子于我们就是一个囚牢。但我却认为,这也许正是我们姬家的宿命,即使不是我,总要有人踏上去。更何况,从小我就一直憧憬着那个位置。如果不尝试一下,我是不会甘心的。”
“你…”姬华氏张口嘴还想要再说些什么,最终只吐出这一个字,再次长叹一声后,将珍从地上扶起。她右手紧紧握住女儿的左臂,看着她的眼睛说道:“既然这样,母亲就不再多说了。只是你要做好准备,我想反对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的。”
珍闻言,喜笑颜开的一把抱住母亲,谢道:“谢谢母亲,母亲对我最好了!”
姬华氏将恼人的珍推开,正色说道:“先不要高兴,我先和你说清楚,无论最后你有没有得偿所愿,我都手术室注意从北辰宫搬出去住的。新房子我已经让你舅舅在帮我准备了。”
“啊?”珍愣愣的问道:“为什么?”
…
时间来到中午,午餐过后的郑善和张如真两人走在校园的林间小道上,算是约会的同时顺便消消食。
聊天的时候郑善将上午课间的事告诉了她,张如真的话却让他吃了一惊。
“你知道吉姆为了什么逃课?”郑善问道。
张如真点头,说道:“虽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不过,我想应该不会错的。”
正巧,小路前面有一处空着的石桌石凳,郑善说:“我们坐下来,你跟我详细说说。”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天朝姬姓天家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不同阶层,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占据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视天子为天朝的支柱,民众的天然保护者,监护人。他们从心底里尊敬天子,并且爱屋及乌的对天家抱有好感。这种感情在建国及天朝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浓烈。然而自因热核武器的出现国战规模被限制之后,地球趋于和平,天朝也转向温和政策,疆域止步不前。与此同时,天子分权后,天子被弱化,尚书台诸国士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出来,天朝民众的这种情感也随之变得淡然起来。
姬姓天家享国千载,这千年的时间里,天朝基本保持着一贯的发展速度。在这种相对平稳的环境下,以及圣祖大力改新之后,天朝的读书人变得求道与治世理想并重,众多世家也随之兴盛繁衍。
这里求的道可不是虚幻的长生久世之道,而是天地人间的运转之道。天道教所奉的道是此道,其所尊奉的圣人正是在求道之路上留下里程碑的求道者。
这些求道者加上商贸大族与政治世家就组成了被冠以颇为复古称谓的“士族”。这些士族从建国起就一直活跃在天朝的学政商三界,无孔不入。
当然,某种意义上天家也是士族的一员,而且是最为尊贵的那一个。
立朝以来,借由圣祖的策略,士族兴起,因此他们也投桃报李,一直拱卫在姬家身前。然而,在这波澜不惊的关系之下到底是如何的波涛汹涌却不为外人所知了。
至少按照天朝百年一修史的惯例,早应向外公布的比圣生平文稿,却至今也没有消息,让研究“天子分权”这一时期的历史学者们望眼欲穿。
…
姬华氏整理了一下思绪和情绪,继续说道:“《天纲》开篇第一句话是什么,我想珍你一定不会不知道:天朝之主为天子,凡天朝之物、权,无论地上地下,皆为天子所有。这话听起来是何等的霸气非凡,但实际却是如废话一般的存在,毫无效用。这是因为有一句‘天子为共主,不涉政’作为限制的关系。”
“但是对于姬家,对于天子来说,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理所当然的。”
“在天子的眼里,尚书令,国士,大理寺寺卿都是管家,生活在天朝治下的民众则是天子的子民。管家有自己的小心思,时常忘了职责将家里搞得乱糟糟的。民众则目光短浅,会为了小利而丢弃大益,甚至背弃自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