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之士仿佛看见历史再演,一时之间,拉出个读书人出来,都能说出两句,人人都指点江山,激扬朝政,仿佛三公九卿都在吃干饭。
就在此时,朝廷发布政令,加开恩科。据说,就是因为朝廷部分官员整日钻研一些风花雪月,尸位素餐,甚至有那户部尚书有意耽误军粮运输,导致边城差点陷入绝境。当然,这些恶人们是瞒不过圣上眼睛,已经被全部千刀万剐了。但是,圣上决定肃清朝廷风气,新开科举,选拔有识之士。
此令一出,一时之间,民间痛斥罪臣,盛赞帝皇盛名,对恩科充满期待。民间来了新风潮,至于刘将军,哦,刘将军啊,仗不是已经打完了吗,没有将军什么事了。现在的新话题是皇上和恩科。
苏祖父和苏顺听闻新帝圣明,吊着的心方才落下来。
只有极少数老谋深算的政客,可以看见这次舆论战中的风险和高明,背后筹算的那位能人,运筹帷幄,举重若轻,对人心的把握是何等的惊才绝艳。可惜,只有少数之人,能窥见其中一二。
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回到苏家,苏家,像所有准备考科举的人家一样,所有的关注点立即转移到恩科,对恩科充满期待。
沈氏,连光哥儿的母乳都断了,执意要陪苏顺上府城考科举。苏明月说可以跟苏顺一起去,但沈氏坚决拒绝了,坚持要亲自陪同。
马车前,亲一亲光哥儿胖乎乎的脸,沈氏忍住眼泪,把光哥儿交给苏祖母。
苏明月站着苏顺面前,郑重的说,“爹,我想好了。我的愿望,就是你平安归来。”
苏顺看着眼前女儿,眼里似乎带点泪光和笑意,点头说,“好,爹答应你。”
大家告别完毕,苏顺扶着沈氏上了马车。马车一动,车厢内,沈氏的眼泪就忍不住滚滚而落,几个儿女都是她一手带大的,但光哥儿还这么小,什么都不知道,沈氏却要离开他。离开了日日陪在身边的母亲,也不知道光哥儿会哭成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