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廷试现场

大明海事 骈四俪六 3072 字 2024-04-22

杨聪低着头,“学生听令。”

皇帝看杨聪,“你是状元,朕赐你一字,宝儿,日后你就更名为杨宝儿吧。”

杨聪谢恩,“学生多谢圣上赐名。”

杨聪退后两步,这一小小插曲并没打断嘉靖帝对沈约的拷问,“朕问你,孙承泽与方向和皆不如你,为何他们一点榜眼一点探花,而你要居于第七?”

方向和就是那位年岁最长的进士,听旁人讲,方向和的儿孙都已经满堂了,独他一心科举取士,想要中了进士光宗耀祖。孙承泽是世袭的官勋,到他这一代,已经稀释得差不多了,他靠着一个世袭的勋位,出来科考,原本以为自己点中探花全靠本事,不想半道上又杀出个程咬金来。

说谁最紧张,绝对是孙承泽,他才能不如方向和,但他形貌优胜良多,于是方向和点榜眼,他点探花,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排位和选择。但此刻皇帝对沈约表现出超过一般的兴趣,沈约其人,背景如何,孙承泽想了半晌,倒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杨聪看了沈约一眼,想要上去解围,不想,嘉靖帝又说:“有时候进一步未必百尺竿头,退一步也未必没有前程锦绣,是你自己要的这个名次,求仁得仁,即是如此,那就这样罢。”

皇帝穿着轻袍,迤迤走了,张孚敬说:“金错刀,亡国字体也,天子见不得这个。”

“诸位,这边走。”众人在小黄门的带领下离去,踏在九龙石板上,有风袭来,京城的风是干的,是硬的,是不带一丝温柔施舍和怜悯缱倦的。

沈约想起他的家乡,他是南直隶治下扬州人,那里山明水秀,常年细雨绵绵,这三月的天气,梨花都落了满地了。

汪珉一直很沉默,或许是他喜糊涂了,过于欢喜,以至于不知道该说些甚么,也忘了大喜其实是该笑的。

另外就是郑业成,他就是毛纪的侄孙女婿,得了个第二十七名,众人都喁喁细语为沈约感到惋惜,只有郑业成,望着沈约,微微笑了。

沈约穿了件霜色的袍子,站在诸多新科进士中间,位置既不十分靠后,也并不十分向前,他照毛纪说的,择了左首第三的位置站着,因为毛纪说,在大殿里不要轻易走动,也不要随心所欲更换座位,初始站了哪里,便在哪里坐下吧。

天子还没有来,如今正是嘉靖十年的三月,今日初一,会试在二月,二月的京城还刮着寒风,到这三月头上,已经隐隐有些暖意了。许是取个吉兆,金殿外头摆了几盆盆栽的杏花,一簇一簇的,取金腰带的意头。

沈约的薄唇抿了抿,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纵是知道来日方长,他与金腰带之间还隔着千重山万重水的距离,但此时此刻,在这金銮大殿里,不得不说他是雀跃的,甚至是兴奋的。

主持仪式的官员依次出来,在礼部任职的舒大春手里捧着一轴黄卷,沈约瞧那卷轴尺寸,约莫是一幅画,或者是首题画诗。画卷慢慢展开,里头只得一句话,深山藏古寺。

参加会试的考生上千人余,嘉靖十年春,入会试的考生约莫二千人,今日在这大殿之上者,不过百人耳。诸位考生见了卷轴,心中都有了盘算,黄门太监一声喝:“开始!”有人开始择选座位,有人从前移到后,也有人从后挤到前,沈约不动声色,在左首第三的位置上坐了,正与他方才的站位相应和。

深山藏古寺,这是要作画,题壁已经有了,缺的是画。周遭已经有人开始画寺庙,先画出那隐约含蓄露出的宝塔塔尖,再去描绘崇山峻岭,接着用叠叠树木掩盖寺庙之入口。这是很通俗的画法。也有人开始画钟,黄钟大吕,梵唱之音,可这佛法梵音又该如何画出,钟罄雅音既然难以传达,最后还是要在深山中露出寺庙一角门。

沈约画的很婉约,他作画的风格一如他的人,文章即人,人即文章。沈约埋头的时候,大殿上已经悄然多了几个人。

嘉靖帝穿一件宽袍大袖的绸衣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左首过道上,沈约低着头,心有所感,毛纪已经交代过了,皇帝喜欢站左边,左为尊,往右边挤的都是不对的。

帝王已在身侧,沈约只是略微顿了一顿,连头都没有抬,继续作画。嘉靖帝也看得有趣,这人画了重重山林,山路陡而峭,山腰上竹海一片,小溪潺潺,竹上有白霜,溪水细而缓,深山藏古寺,有了深山,却迟迟不见寺庙。

沈约没有画寺庙,他要画的不是寺庙,而是僧人。他画了两个小和尚,两个小和尚一个在弯腰打水,另一个贪玩,正在溪边摸石头,以至于打湿了自己略旧的浅灰色的僧袍。

等两个挑着扁担的小和尚跃跃然于纸上的时候,嘉靖帝笑了。这一声笑轻而短,沈约用余光瞟向那人的时候,身边已经空了。人来过了,沈约的笔却没有停,他似展示才艺一般,多写了一句话,深山藏古寺,风雪夜归人。

两个时辰已经过去,黄门太监宣一声:“各位都站起来”,沈约这才抬头,用以下望上的目光迅速看了皇帝一眼,不过转眼功夫,就又将目光垂下了。

舒大春将众人的卷子呈递上去,嘉靖帝看得颇为认真,一轮过后,又移交给旁边的张孚敬,这位内阁首辅点了几张出来,嘉靖帝点评道:“中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