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休慢慢点头。
看他认同,杨殊松了口气:“所以,你赶紧回去洗洗睡吧。”
宁休站起来,走到门口,忽然又停住了。
“不对,三年前你还没有迈入官场,觉得你有威胁的人,不是官场的敌人。你在蒙我。”
“……”
他走回来:“小师弟,不确定你没事,我是不会离开京城的。你现在不说,早晚也会被我查出来。”
杨殊绝望了。那老道收的什么徒弟?能不能有点人性!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眼珠一转:“你真要帮我?”
“当然。”
杨殊就道:“我正在为一件事情苦恼,你能帮我解决吗?”
“说。”
杨殊叹了口气:“你知道,我父亲是意外身亡的。”
宁休点点头。
“但是近年来,我总觉得不对劲。你能不能帮我查查,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宁休思索了一下:“师父说过,你是遗腹子,也就是说,你爹死了至少十九年。要查这么早以前的事,不太容易。你有什么线索吗?”
看他真心想帮忙的样子,杨殊便收了全身的刺,问他:“你知道元康二十七年废太子的事吗?”
宁休点头:“知道。”
“我爹就是那时候死的。祖母说,他是摔马而死,但我总疑心,他的死和当年废太子的事有关。”
宁休道:“你详细说来,我帮你查访。”
半个时辰后,宁休走了。
杨殊往椅背一靠,把腿翘到桌上。
“平白无故多了个打手,不错。”他把玩着手中的扇子,心情愉快起来。
师兄?师父?
杨殊嘴边露出一丝讽笑。
如果真的在意他,为什么早一点不来?他最难的时候,连人影都看不到,现在终于熬过去,倒来说什么同门之谊。
“我没什么难的,就算有,也已经过去了。”他硬梆梆地说。
宁休神情平静,点了点头:“过去了就好。”
杨殊差点被茶水呛住,指着他:“你有没有一点诚意?”
宁休不解地看着他:“是你说没有难处的。”
“……”杨殊烦躁地抓了抓头,“那个老道教出来的果然不是什么正常人。”
宁休想了想:“你说没有难处,我不管又生气,所以,你是在闹别扭?”
“喂!”
宁休继续道:“好,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杨殊极其郁闷,什么人啊,全程都在自说自话。
宁休接话倒快:“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需要你告诉我。”
“……”杨殊无语了一会儿,“我没什么好说的。老道叫你来看我,现在你看到了,可以走了。”
宁休看着他若有所思。
“干什么?还有什么事,一次说清楚!”
宁休道:“师父说,你不好,我就得管。现在我觉得你的情况不太好,所以……”
“你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吗?怎么就觉得我情况不好?”
“因为你的日子不正常。”
杨殊让他气笑了。这个不正常的家伙,反过来说他不正常?
“你想管我的事,好歹把自己的事说清楚。”
“我?”宁休没明白,“我有什么事?”
“你为什么会在博陵侯府?怎么跟我伯父勾搭上的?还跑去明成书院教书,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