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门口,街上还下着雨,冬天的雨可不像是夏天的雨这么喜人。
本就是冬天,若是再淋湿了雨也不知道是要冷成什么样了。
路上都见不到什么人,空街空巷里也就只有雨声听得清楚,直到雨声一乱。下雨的声音里混杂进了一些别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去,见到一个抱着一个行囊的青年人冒着雨跑来。
他是今天才到的青州城,而且是一个人来的。
青年人跑到一处房檐下,全身已经是被淋湿了,气喘吁吁,索性行囊被他抱在怀里还没有不至于湿透。
“呼,呼。”青年人左右看了看街道,本来还想找一个人问路怎么去曹府,谁知道遇到了这样的天气,路上都见不到人。
罢了,仰头看了一下天色,天上乌云密布,视线里全是细密的雨点,雨没有要停的意思。
看看有没有开着的店家吧。
他是从哪来的?
他是颍川人,家里也算是颍川的名门望族,他本来也是在朝为官,不过被他辞了。
他去了河内,在袁绍手下和两个好友一起,做过一段时间的事,做的不错,但是也被他辞了。
所以他是从河内来的。
他来干什么?
他来见曹操,而且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传闻如今徐州和兖州都要对青州动手,曹操此时定在头疼要如何退敌,而他,恰好有办法。
至于为什么来见,这就很难说明白了,毕竟无论是在袁绍还是朝廷那做事,怎么看都要比现在的曹操这里要好。
青州才逢大乱,还在没有来得及休养生息,就要同时面对兖州和徐州的虎视眈眈。无论是谁,想来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看好曹操。
可是他来了。
哦,对了,还要问他叫什么。
他叫荀,荀文若。
年轻人抱着行囊,叹了口气,从屋檐下跑了出去。
今日,他应该见到曹操才好。还有,曹操身边的一个人,他也想见一见。
空空无人的街道上只有细细的雨声,曹府的门口,一个披着斗笠蓑衣的人走来。站在门前的侍卫看到来人,让开了身子将府门打开。
他们都认识这个人,这人进府上不需要通报。
“先生,将军在堂上等。”
侍卫站在两侧说道,要是换成青州的那些所谓的文士,他们根本就懒得说什么,那些文士都看不起他们这些粗人。
“我知道了。”路过侍卫身边,那人点了点头:“多谢。”
其实有的时候让人对你多抱有一些善意,只需要一句多谢就可以了,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很少说这句话。
曹操去后院取了一本书,就回到了堂上看了起来,是在等人。
而堂下的声音依旧不绝,不过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只是相互之间窃窃私语而已。
不过偶尔能听到的一些词句里,似乎听出这些人已经觉得曹操不知进退,难成大事了。当然,他们不敢明说。
“踏。”
一只脚踏进了堂上,带着雨水,水珠滴在地上,落开一小点水花。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脚步声吸引了过去,外面的雨声细碎,一个人从门口走了进来。头顶上的斗笠还滴着水,披在身上的蓑衣拖过门槛。
一时间所有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每一个人都看向那个人一步一步走到堂上。大概是因为堂上没有了杂乱的声音,脚步声才异常清晰。
这人是谁?
还没有等他们想出来,那个人慢慢伸手将自己的蓑衣解了下来,收在手里。蓑衣下,露出了一身白袍。
看到这件白袍,堂下的人几乎一同想到了一个人,有些人的嘴巴微张,有些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他们都是青州之后才加入曹操帐下的,许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个人,也大概是在曹操的身边几乎没有见到过这个人,才让他们都快忘记了她。
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听说过她。
白袍先生轻压着头顶的斗笠,对着曹操行礼道:“将军。”
曹操放下了手里的书,笑着看着堂下的人。
“不是和先生说过了吗,称孟德就好。”
说着看了一眼堂下的四座。
“先生来了,就安静多了。”
董卓讨伐战闻名天下,在此战之中留下了名声的人,自然也是天下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