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刷名声和销售大战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773 字 2024-04-21

唐云宣唐二少不愧是马晋都有心拉拢的人才,至上次销量惨败于后,他痛定思痛,又瞧柴月和刘勉另辟蹊径,开辟其他小说题材分类,并大获成功之后,心中不由一动。

他这次的新书《百艳楼》,直接摒弃了以往受马晋影响,喜欢在书中掺杂历史典故的习惯,不再写什么历史名人,而是直接原创了一个主角。

《百艳楼》主要写的就是一个纨绔大少,留恋花丛,风流一生,却最后落得窘迫至死的故事。

其书大半部分情节,剧情流畅,香艳无比,但却丝毫不显淫邪下流,艳而不俗。

而后小半部分的剧情,急转之下,主角从挥金如土,风光无限的纨绔大少,变成了街头乞丐,最后凄惨而死,满是一些人生警示暗含其中,颇有内涵,令人读之唏嘘,绝对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不过,内涵什么的都是次要的,这本书真正的卖点,还是那些香艳情节。

引人入胜,条理分明,甚至有人怀疑这就是唐云宣这个花丛圣子,根据自己为原型改编的。

可无论如何,这本书火了,唐云宣也从上次的失败中走出来,重新成为作者圈里的风云人物。

………

而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作为行业龙头的新华掌柜安逸,看到文华堂凭此书又重有崛起之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压。

而且还是堂堂正正将《百艳楼》压下去,杀鸡儆猴,以此立威,告诉那些蠢蠢欲动,想见风使舵的人,在书肆行中,新华才是老大,而文华堂蹦跶的再欢,也永远身居新华之下。

可是,唐云宣的《百艳楼》成绩确实不俗,安逸要想将其压下,非马晋师徒出马不可。

而柴月刘勉又刚刚发售不久,并无新作问世,《封神》倒是可以,但新书筹备尚不充分,贸然发售,击败《百艳楼》自然不在话下,但新华的损失也不小。

要知道这可是新华的重头戏,损失一成利润就是上万两银子,安逸可承担不起。

思来想去,安逸索性就把《封神》暂放,把之前准备在《封神》之后发售的杜山新书《二郎传》、官步新书《薛丁山征西》上部,外加杨师杰刚刚交稿的《杨家将》中部。

三书齐发,阻击《百艳楼》!

安逸不求完胜,只求《百艳楼》不让继续逍遥下去,磨也磨死他………

………

ps:呃,出了点小事故,冠绝鲁南的老司机翻车了,人没事,车够呛,刚忙完回来。

今天只有一更,明天三更补上

景康十九年,五月

趁着被景康帝放婚假一个月,马晋一边和新妻蜜里调油,一边抓紧赶《封神》的进度。

而就在马晋交稿印刷之前,六弟子刘勉的《狄仁杰》第二部率先发售,也算为《封神》热个场。

《狄仁杰二》成绩非常可观,刘勉在写完了第一部之后,苦心创作半年,而且还经常接受马晋的教导,如今其无论是文笔手法还是情节设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风格日渐成熟。

优良的小说质量,再加上之前积累的不弱人气,《狄仁杰》一经发售,便有燎原之势。

待半月后,盗版横行,新书滞销,新华停止发售时,其书京城销量破七万,京外破三万。

刘勉也借此成了第三位总销量和单本销量破十万的作者,勉强在柴月这个师妹面前不露怯。

而销量火爆带给刘勉的不只是名声,还有白花花的银子。

光是这本书的稿费、分红以及销量奖金,刘勉最后拿到的数加起来足足有小三千两,又在刘家出了番大风头。

同时本就在家里越发不得势的老爹刘登,地位成断崖势下降………

不过儿子出息,刘登也高兴,乐得退居养家二线,专心仕途,准备升个官,重拾刘家当家的尊严。

………

和柴月一样,刘勉交完稿后,也暂停了新书创作,全心投入《杂志》的工作中去。

能拜入眼光挑剔的马晋门下,刘勉二人自然不是庸人,相反师兄妹俩,一个赛一个聪慧。

随着不断的跟着马晋处理《杂志》的各项,其二人对《杂志》了解的也越来越多,他们敏感的感觉到《杂志》的不凡,同样也明白师父马晋为何对此如此重视。

不说其他好处,只作为他们文人来说,一旦《杂志》做将起来,光是他们师徒刷名声,就刷成士林大贤。

………

要知道,从古至今,文人若是想成为士林大贤,名震天下,无外乎几种办法。

其一著书立传,凭真才实学,压服众儒,厉害点的,甚至开宗立派,受后世士子代代景仰,而有这个本事的,遍观华夏几千年,寥寥无几。

其二,熬资历,你把同辈的人全熬死了,剩下的人你资历最高,只要不是太过庸碌之辈,那其他所有后辈都得敬着你。

其三,名声大,所谓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你的名声遍传天下,世人皆知,只要有些真本事,必然在士林有一席之地,走到哪里也会被人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