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东床快婿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385 字 2024-04-21

………

可能见景康帝选定了马晋作为五驸马,颜易也放下了之前还端着的皇子架子,把马晋当成了真正的自己人,再加上酒劲正酣,啰里啰嗦的和马晋讲了一大堆皇家秘闻。

什么三皇子和庆王走的越来越近了……

景康帝有意将九皇子放到户部历练了……

什么四公主这次选婿是私下求着贤妃做主,其实按其母妃的意思是嫁到自己娘家………

还有后宫最近新暴毙了一个嫔妃,据说是与外有染………

………

种种秘闻着实让马晋大开眼界,其中甚至有和马晋有关系的,比如那条后宫嫔妃暴毙。

前两日景康帝突然下旨,让殿中侍御史衙署联合黑衣卫严查禁军各处,若有不法之事,立刻惩办。

不过因为这事是黑衣卫主查,殿中侍御史衙署辅佐,所以马晋并没太过放在心上,只是派了邓宝和一个主事过去协助。

如今想来,原来是老丈人被原谅了………

………

不过颜易说的最多的,还是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也是,景康帝有二十几个儿子,光是成年懂事的就十五六个,再加上那个令人疯狂的座位,其中波涛汹涌可想而知。

是夜,颜易又醉了,这是他在马晋面前醉的第二次。

等马晋送完客人回来时,醉眼惺忪的他拽着马晋的衣领狂吼,让马晋好好对待颜妍,马晋认真的答应了,然后和微熏的颜元将颜易扶上马车,亲自送回肃王府。

………

两天后,十一月十五日,景康帝正式下旨,殿中侍御史马晋尚五公主,着令次年五月完婚………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其中雅量是《世说新语》的第六门,全篇共四十二则。

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此篇的四十二则故事,全都是主写魏晋名士的雅量气度。

或见喜不喜,或临危不惧,或处变不惊,遇事不而改常态,尽显魏晋名士之风流。

………

马晋虽然可能没有二驸马探花郎韩襄广闻博学,但这几年因为写书,也是通读各家经籍典史,加上原身的记忆和后世本就的不错底子,倒也勉强算个饱学之士。

《世说新语》这等名篇,他自然也拜读过几次。

刚开始,颜元无缘无故的提起这篇雅量,着实让马晋有些费解,但等他看到景康帝的那幅《兰亭集序》,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矜持的笑容,却没有开口作答。

不过,马晋能这么快想通其中关窍,其他人的反应也不慢,很快,颜元所说的隐意就被众人解读出来,只不过这个结果让众人神态各异。

颜易、苟庆通嘴角噙笑,面带欢喜,而三位驸马的神情就没那么自然了,狄江、韩襄还好,只是笑容微滞,洛子文就没什么这个好的气量了,看向马晋的目光带着明显的不忿和嫉妒。

………

《世说新语雅量》篇并没有什么,但结合景康帝这幅字,就有些说头了。

景康帝写的这幅《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不必多说。

而雅量篇的第二十二则的主人公正是这位华夏书圣,故事具体讲的什么就不详细说了,但这则文章诞生了一个典故,名曰“东床快婿”。

在即将赐婚的这个节骨眼儿上,景康帝赐马晋这么一幅字,其用意何为,不必明言,众人也心中有数。

也许景康帝并没这个意思,本意就是普普通通送马晋一幅字,以贺其寿辰,但被颜元这么一引导,让众人误读了。

不过人嘛,就经不住瞎想,颜元不说还想不起来,但这一说隐意,所有人都觉得景康帝就是这个意思。

不然这么多名篇佳作,为何非赐马晋一副王羲之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