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此时马晋心里也没有表面那么平静,半个时辰前,他正在在家写书时,徐许突然带着面前这个童虎,风风火火上门求援,言自家作者出了事,请他出面营救。
本来马晋还以为是谁惹了大祸,后来听童虎说完,才知道是这么档子“奇事”,吃惊于笙悦果然是女人的同时,马晋也在心中迅速的权衡利弊,自己要不要出面。
说实在的,这事说破天是老子管闺女,甭管这爹有多渣,在大乾这个封建社会,父为子纲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就是去官府打官司,马晋也不占理。
但话又说回来,柴月怎么也是新华旗下的作者,也算半个自己人,更何况按童虎所说,如果自己不出手,这个才十六岁的小姑娘很可能会出事。
马晋虽然为人现实,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发生而不阻止,他良心上过不去。
所以马晋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走一趟,不说将此事化为无形,起码也得保住哪位笙悦。
只是柴备到底肯不肯卖自己面子,让马晋心有犹疑,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一副稳超胜券的模样。
……
脚步声响起,马晋抬头往门前一望,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在几个下人的簇拥下出来,快步向自己走来。
马晋天天监查朝仪,柴备对他来说也算熟脸,看对方出门迎接,马晋脸上泛起“热情”的笑容,双手抱拳。
“柴大人,下官贸然来访,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哪里哪里。”
柴备来到马晋面前,脸上的笑容比马晋还要“热情”几分。
“马御史光临寒舍,实在让我柴府蓬荜生辉,荣幸之至。”
“柴大人言重了。”
“马御史客气了。”
在一系列熟练、客套、虚伪、亲切友好的场面话后,马晋随着柴备进了府,来到正厅。
双方各自落坐,下人上了茶后,马晋的第一句话,就把柴备吓了一跳。
………
ps:热到中暑,空调也救不了我…………
柴备不傻,相反,他能从一个同进士,一步步爬到户部四品员外郎的位置上,就证明他绝不是易于之辈,
小徐氏的那些后宅妇人的小伎俩,柴备不是看不出来,只不过是懒得搭理,亦或者是……有意纵容……
从未和自己打过交道的马晋突然登门到访,再结合柴月脸上的喜色和手中《武唐》里面的“新华社”字样,柴备很轻易就猜出,马晋此来八成是为了堂下这个不孝女。
要知道柴备可不是不问世事的腐儒,虽然也对这些话本小说充满不屑,甚至听到自己女儿写了一本小说,勃然大怒,大发雷霆。
但不代表他不知道马晋是靠什么起的家,新华的名声他也早有耳闻,那可是京城有名的商铺,日进斗金。
………
按柴备此时心中的怒火来说,既然猜到马晋目的是为柴月求情,就应该推辞不见,说到底这是自己的家事,容不得马晋一个外人插手。
可是,柴备有自己的顾虑,他不愿甚至是不敢得罪马晋……
论官面身份,柴备是户部从四品员外郎,在户部衙门里也算中高层,哪怕他在员外郎中排名靠后,那他也是朝廷的要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被人尊称一声柴大人。
而马晋只是一个正六品的殿中副侍御史,哪怕位置敏感,位卑权重,也不至于吓倒一个四品的员外郎。
………
但官场上的身份从来不是这么论的,柴备官职虽高,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品京官,上没过硬的背景,下无通天的才能,在朝堂中顶多算个上朝的背景板,平日里只能跟着上官后面加油助威。
柴备如今到了这个级别,之后要没遇上什么机会的话,升官也只能靠着慢慢熬资历,也许还能在致仕之前往上爬两级。
而马晋不一样,年纪轻轻就爬到了正六品,且圣眷日盛。
最近有消息传出,殿中侍御史苟庆通会在年后升职,而他走之后,留下的位置是谁的,在朝中早就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更何况当初马晋和工部尚书撕的那场仗,柴备至今还记忆犹新,对这场斗争的胜利者马晋,可谓是印象深刻。
………
这些且都不论,其实柴备最忌惮马晋的,还是马晋是肃王党的钱袋子这事。
户部的人都知道,柴备很早就投靠了颜易,仕途黯淡的他,有靠从龙之功翻身的想法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所以从颜易入职户部后,柴备很快就投靠过去,凭借不低的官职和勤恳的态度,柴备在肃王党的明面上,也属于精英骨干,平日肃王党有什么大事,也能坐席议事。
但再勤勉的精英骨干,也比不过掏钱的金主啊,没马晋的财力支持,颜易拿什么和庆王争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