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说岳》的影响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400 字 2024-04-21

于是当地知县就动了小心思,号招当地士绅出资,要修一个“岳飞养眼楼”,还把这件事儿当作政绩,上报朝庭。

而且除这两地,山东、河北有有几处要为岳飞立祠修庙的地方,只不过规模没这两处大,就不一一列举了。

……

因为民间的崇拜,岳飞的名望在京畿一地是越来越大,甚至其它地方也有些耳闻,最后竟然惊动了朝廷。

一日早朝,朝政议完,竟然有一位官员站出来,上奏景康帝,言前朝名将岳飞,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碧血丹心,苍天可鉴,当为臣子、百姓之表率。

他向景康帝请旨,以朝廷的名义在南郊青松山下为岳飞修一座庙,以受后世敬仰。

而景康帝对官员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别忘了他也是《说岳》的书迷,对里面忠义无双的岳飞也很有好感。

景康帝只是略一思索,便同意这位官员的上奏,只是,这修庙的人选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开口询问百官。

景康帝此言一出,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致的把目光看向了马晋。

《说岳》在京城这么火,哪怕这些大臣们没看过书,也对此知晓一二,景康帝一问修庙的人选,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马晋。

而百官这么一致看向了马晋,也提醒了景康帝,龙目一扫,放到了马晋身上。

………

满殿君臣一齐看向自己,全场瞩目,马晋参加朝会也几个月了,头一次受到如此重视,饶是他心理素质不错,此时也有些慌张。

“朕准备将此事交给马爱卿,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马大人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就这样,景康帝下旨,户部拨银五千两,让马晋在三个月之内,在南郊青松山给岳飞修座庙。

甭管颜易的心机有多深,手段怎么高超,如今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在景康帝面前装孙子。

缺钱了,也得挺着个笑脸来马府,笑眯眯的向马晋要钱。

再者说,虽然现在,户部大权对颜易来说如同探囊取物,肃王党之后必然实力大增,但庆王也不是吃素的,二皇子在吏部的势力未必会比颜易差。

还有大皇子秦王、三皇子宇王、五皇子福王、六皇子泰王,四位封王入衙的皇子,个个都对储位虎视眈眈,每一位都不是善茬。

而且下面的七、八、九、十、十一,五位皇子也即将成年,马上就要入朝当差,谁又能保证这些位里,没有能后来居上的能人。

只要没登上储位……不……没坐稳皇位,一切尘埃落定,颜易、马晋他们都不能轻易放松警惕。

………

颜易拿着马晋给的三万两银子回去了,马晋亲自出门送他上了马车,才返回书房。

打开书房的暗格,看着刚赚来的八万两银票,一下子去了小半,马晋脸上露出苦笑,以颜易的花钱速度,估计等同仁堂分红下来,这八万两都未必够这家伙用的。

以后谁再当马晋面说管钱的后勤好干,他非一巴掌抽死对方………

……

时间飞速流逝,《说岳》下部的销量也节节攀高。

六月十三日,京城、天津两地的存货彻底售罄。

与此同时,京城的二十四家书肆又重复去年的情况,联合前往新华逼宫,请求加货,而天津的云家,也连夜派人持云鲍的手书,前来拿货。

又过一日,山东、冀北的各大书商也纷纷或亲自前来,或派出心腹,共同来京城新华处要货。

安逸此时肠子都悔青了,他想到了《说岳》下部会爆,但也没想到能火到这个程度,十五万存货竟然根本不够用,才八天的时间,各处书商已经全部堵到家门口了。

可安逸此时心里再懊悔,也无济于事,面对着挥舞着银票,如狼似虎的书商们,安逸再强忍着心痛,道上一句。

没货了……

………

是真没货了……

上次安逸推拒众书商,还有点小心思,而这次则是彻彻底底的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