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让马子升给朕滚过来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717 字 2024-04-21

景康帝身为天子,坐拥四海,可以说收藏的名家佳作无数,但唯独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一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

这让景康帝一直为之郁郁寡欢,先前让马晋去收吴道子的真迹,也只是刁难一下他,马晋只要上交一副精品仿作景康帝也会很开心。

但景康帝没想到,马晋竟然把这事当真了,废话,皇上的话谁敢不当真,一直迟迟不动,而这就让景康帝产生了误会,以为马晋也许能把这事办到。

而马晋将贤妃喜欢的那尊羊脂玉观音买来后,更增添了景康帝的信心,而最关键是,马晋有个“好队友”花公公,一直为马晋说好话。

一句谎言说一万遍也会成为真理!

同理,在花子虚的不断美言下,给景康帝造成了一种认知上的误解,他已经相信马晋能找到吴道子真迹。

这可真不是花子虚要害马晋,花子虚一个太监,从小在宫里长大,又不爱收藏字画,又哪里知道吴道子真迹的稀缺。

而景康帝知道,却也不会跟一个太监解释这话画有多珍贵。

所以这就造成了误会,花子虚觉得以马晋的的财力,天下什么画买不到,然后献于御前。

所以他的出发点真的是为马晋好,但所造成的后果嘛……

……

景康帝兴奋的打开礼盒,看到礼盒中那支卷轴,景康帝的心里充满了激动。

这可是画圣的真迹,天下已知仅有此一副啊……

解了捆卷轴的细绳,景康帝徐徐展开画轴,只是越打开,他越觉得不对劲。

这画纸有点新啊,不太像唐代的古物,而且洁白无暇,没有一丝古画的沧桑感。

等打开一半,景康帝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他反应再慢,也看出这不是吴道子的真迹,而是一副新字。

不过景康帝并没有由此住手,反而将卷轴全部展开,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景康帝脸色铁青。

不过他还抱有一丝希望,可能是手下的太监拿错了,但等他看到这幅字的落款,那苍劲有力的马晋两个字,景康帝暴怒。

“让马子升给朕滚过来!”

马晋大发神威,打击了颜锦一党的嚣张气焰,但颜锦也不是好惹的,当即在京城展开了反击。

而且手段极其狠毒,直攻颜易的后巢,据京城传来的消息,这两日户部尚书钱吉和颜锦互动频频。

钱吉在户部经营了很久,颜易才入职刚刚一年,在户部的势力远远不及他,据京城传来的信道,颜易在户部的势力已经开始有被户部其他官员排挤的迹象了。

这很有可能出自钱吉的授意,这下颜易可坐不住了。

他的大部分的势力都在户部,要是户部尚书被颜锦拉拢过去,那他也别玩了。

别的不说,光是钱吉给颜易扯扯后腿,就够他疲于应付了,又谈何和颜锦相争。

颜锦这招不可谓不狠,一下拿住了颜易的七寸。

……

颜易也没心思随驾了,急匆匆的收拾行装就准备回京,不说回去把钱吉拉拢回来,至少也要对他有所掣肘,守住户部的势力,不然他拿什么和颜锦争。

颜易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向景康帝告假,景康帝估计也收到了消息,当即准许,颜易带着手下连夜赶回京城。

而马晋则继续留在行宫,一则他没有理由请假回京,他又不是颜易的属官。

二则这次颜易主要是和颜锦争夺户部的主管权,他一个都察院的侍御史,帮不上忙,再说他对户部也不甚了解,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在青龙待着吧。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任务,颜易临走时交代他,让他试试能不能拉拢几个都察院的御史入他麾下。

马晋当然应允,如果有御史投靠颜易,都是一个衙门的同僚,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为同盟,他在肃王党中也不算孤家寡人了。

……

不过马晋显然高估了颜易的人格魅力,虽然颜易相比其他皇子形势很好,但庆王的风头显然更盛,能陪驾出京都是老油条,马晋稍稍提了一嘴,就被人家婉拒。

就连和马晋关系最好的苟庆通,也明确表示,不愿参与进皇位之争中。

在大乾朝堂上,这样中立的官员很多,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由着你打生打死,我不掺和,谁是皇上我就效忠谁。

其实这种想法才是最聪明、最明智的,任尔风雨飘摇,我自安之若素。

这也马晋最初的想法,如果不是颜妍,马晋也端起茶杯在旁边乐呵呵的看戏,哪像现在,下场搏杀,杀机重重。

不过有利也有弊,中立虽然安全,但也就丧失了向上的机遇,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新皇登基,一般可不会吝赏从龙之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