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渐渐由粉转黑……
……
杨光不是个例,许多书迷听到这个价格后就骂骂咧咧的离开,但更多的书迷没有被高价吓住,掏钱付账。
天津是漕运重镇,虽然没有京城的有钱人多,但也有不少。
一两银子不多不少,还是有许多人能掏的起的。
九月一日这天,云鲍手下的六家店铺合计卖出四千本,这还是第一天,云鲍的宣传还有完全打开局面。
接下来随着云鲍宣传的时间持续增加,津门府越来越多人知道《说岳》,而且书迷那里好口碑也快速发酵,许多之前嫌贵的书迷都被安利的忍不住吃回头草。
《说岳》销量迎来了大爆发!
九月初二,六家店铺合计卖出六千本。
九月初三,又增加一千。
仅仅的三天功夫,云鲍从京城弄来的两万本就只剩下三千本,根据这个速度,恐怕不用半天的功夫就得售罄。
急的云鲍连夜赶往京城,要求安逸加货,但安逸也没办法,京城也缺货啊。
十万存货全部没了,印刷工坊每天加班加点的印刷也就将将够新华自己用的。
不过为了维护和云鲍天津的大客户打好关系,以便打开天津市场,安逸咬牙又给云鲍加了三千本,这已经是把新华明天卖的货都给了云鲍。
云鲍无奈,只能带着这三千本回到天津,第二天不到徬晚,六千本全部售完,除了云鲍自己留了一本,云书阁一本存货都没了。
云书阁没货,天津没买到书的书迷们不干了,聚众将云书阁围了起来,最后还是府衙派人才把这事给平了下来。
不过这件事,也算彻底打响《说岳》的名声,天津黑市中一本《说岳》已经吵到一两五钱银子,有价无市。
有心思活泛的,觉得这是个商机,跑到京城想批点书来天津来卖,没想到京城更缺货,黑市上炒到了一两八钱……
……
而这次发售《说岳》云鲍最少赚了两千两银子,他的家主之位,已经稳了。
除非云铭舍去一张老脸不要,不顾一切的推云肆上位,但就是如此,他也未必能过了云家众族老这关。
以云鲍对自己那位爷爷的了解,虽然对云肆很是喜爱,但绝达不到为此付出晚节不保的代价。
可以说,云鲍对家主之位几乎有九成九的把握。
当夜,云鲍举办了一场庆功宴,在手下的恭贺声,心里不由的想到,
说起来,这次还真得要谢谢那位马大人,听说他随皇上出京了,等他回来,自己一定要前去拜会一番。
经过这次发售《说岳》,云鲍从中看到了前景,出于一个商人的本能,他准备和马晋展开合作。
云鲍还是小看了《隋唐》在天津的影响力,天津人有个特点,爱闲玩儿。
在后世天津就是有名的曲艺之乡,天津人大多性格闲散,普遍没什么野心,喜欢追求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舒坦自在日子。
早上吃套煎饼果子,然后找个书馆听个小曲儿,或者是相声,能在里面舒舒服服的待一天。
……
虽然大乾朝远远没有后世娱乐发达,但天津人骨子里爱玩的性格,让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永远充满热情。
其中,包括小说……
几个月前,云鲍从京城弄来的《隋唐》,火爆了整个天津,无数天津百姓对这种描写历史演义中英雄猛将故事的小说,甚为追捧,如痴如醉。
云鲍在京城收来的几万本《隋唐》很快销售一空,当然,这也是因为盗版便宜的原因。
后来云鲍和天津的其他书商,又从京城弄来许多《隋唐》,再加上隋唐本地也出现盗版。
虽然书商们没有了赚头,但《隋唐》这本书已经分遍到天津各地,并且影响力持续发酵,许多天津百姓,纷纷成为隋唐书迷。
而同时在天津打响名号的,还有《隋唐》作者晋马。
托那些盗版书商的福,这些人总算还有点良心,在盗印的同时没有把作者名字去掉,这也导致了晋马这个名字在天津书迷中,很有分量。
而一直在京城的马晋,根本不知道他写的隋唐在天津有多么火爆,而且还收获了一批数量不小的忠实书迷。
……
云鲍散发的发售马晋新书《说岳》传单,很快在天津隋唐书迷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晋马的新书开始在咱津门府发售了。
托云鲍得力的宣传,这个消息很快地传遍半个天津,很多书迷纷纷行动,赶往云书阁购书。
而且数量不少……
………
比如捕头杨光,就是一个铁杆的隋唐书迷,晋马拥趸,他方才在五谷轮回之所方便时,不经意看到手里传单马晋新书发售的内容,不由大喜。
解决完肚子的事情,杨光从茅厕出来,顾不得找刚才那家让他闹肚子的包子摊茬,连忙带着手下条子,赶往云书阁买晋马的新书。
谁料他们赶到时,云书阁已经被闻讯赶来的书迷挤满了,杨光大致看了看,最少也有一百五十余人。
云家在天津势力不小,起码不是杨光这个小捕头能招惹的,杨光虽然心里着急,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队。
期间看着抱着新书从店里欢天喜地出来的客人,杨光眼中充满了羡慕,恨不得动手抢过来。
这还只是第一天,宣传也只是刚刚打开局面,可以想象,这两万本《说岳》根本不够。
所幸书肆伙计的动作还算可以,杨光等了半个多时辰,终于轮到他了。
他很豪爽的将三块一钱大小的碎银拍在伙计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