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着公孙禾送过来的标注,马晋又把自己写的《说岳》书稿带上,离开了都察院。
接下来的几天,马晋一边整理自己出去的要带着东西,一边忙着自己离开这几月里自家生意的安排。
虽然明着鼎香楼和新华书店是孙友福和安逸在打理,马晋是个甩手掌柜,但实际上。这两家生意真正把控全局的还是马晋本人,安逸和孙友福只是执行人。
就是戏院那边,虽然是朱云风和梅方主事,但一旦有什么大事,二人还是过来征求马晋的意见。
鼎香楼这边还好说,已经步入正轨,无论是老店还是新店都生意火爆,每天客似云来。
而且孙友福能力不错,将各项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马晋并没有什么担心,只是原先定好在北城再开一家分店的计划暂且搁置,等马晋回来再说。
而戏院那边,更不用马晋操心,《白蛇传》的演出场场爆满,梅方他们又忙着排新戏,短时间不会有什么变化。
真正让马晋担心的事新华书店这边,酒楼和戏院都是以前都有的行业,只要遵规蹈距,一般就出不了什么岔子。
而新华这边不行,如果书店还是之前的传统书肆,那以安逸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但现在新华走的收稿出版的路子,这是大乾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模式,马晋有些担心自己不在,安逸他们掌控不住局面。
但如今景康帝圣旨下来,马晋也不能抗旨不遵,只能把安逸和徐许叫过来,让二人在他走后,其余事先放放,不要着急,主要的任务就是《说岳》发售。
马晋许诺,只要他们俩把发售《说岳》上部这仗打好,马晋回来就为二人庆功。
……
安排好生意的事,马晋过了一个不痛不痒的中秋节,十七日又去都察院和蔡阳他们碰了个头。
八月十八日一早,马晋揣好火枪,带着祝虎和连盛,带着自己的行李,赶往宫门。
……
ps:今天有点事,晚上那章可能会稍晚……
都察院
思来想去,马晋也没想明白消息到底是什么漏出去的。
既然想不通,马晋就懒得费脑子了,反正他不相信景康帝,会把自己这么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婿拒之门外。
嗯,某人是越来越不要脸皮了……
……
等马晋返回蔡阳的衙署的时候,在坐其他御史已经回去了,前厅只留下蔡阳等着他,准备吩咐他一些事情。
景康帝出京的日子定在八月十八这天,也就是过完中秋节,没两天就得动身。
说起来,马晋刚才接旨时就在心里吐槽景康帝,眼看再过两个月天就凉了,也不知道又去青龙县避哪门子暑……
不过谁让人家是天下之主呢,就是这么任性……
……
蔡阳以前也随景康帝伴驾出京过几次,有一些经验,他告诉马晋,虽然每次出京实为避暑,但对外的说法是皇帝东巡京畿诸城,顺便巡视一下关外军备。
虽然不可能让皇上挨个地方逛一圈,但起码的表面工作还是要有的,所以景康帝也不是光在青龙县的行宫里宅着,这一来二去,时间最少也要小两月。
当然,蔡阳没有说的这么露骨,人家语句用的很委婉,这些都是马晋自己理解的。
……
出去这么长时间,随驾的官员自然要提前做好准备,虽然出巡的队伍里什么都有,但起码的衣服和私人用具还是要准备的。
蔡阳让马晋这几日就不用再来都察院了,在家里准备充分,十七日那天来都察院碰个头,就一起跟着出京了。
马晋点头应是,就向蔡阳告辞离开了,返回厅房的路上,马晋随驾的消息已经在都察院传开。
之前马晋购冰积累的好人缘就体现出来了,许多得到消息的御史,三三两两来马晋的厅房向他道喜。
马晋也谦逊的和其一一寒暄,等所有前来祝贺的御史离去,时间也到了都察院下值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