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这之中的思想或是信念是无法也没有资格去描述的,但我们应该能想象到,在这期间会有参悟,会有升华,而那个僧人,似乎就是千百年以来,真正参悟到了什么的那一个。
所以他找到了基金会对,他是第一个主动来寻找基金会的人,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秩序基金会”这个组织的存在,但是冥冥之中,他知道他行走必然会有一个终点,因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
在进入基金会视线后的第二年,他成为了至高议会的议员!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是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个为了其他人类着想的人,那就只能是他了。并且他也有能力说出“保护人类”这个词语。哦,对了,他就是那个将“人工虫洞”废除掉的人。
苦行者,这就是他的自称,在漫长的旅行中,他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而他也在这几百年来的参悟了一个能力他称其为“无”。
被他禁锢的事物,将进入一个“无”的状态,它们会被定格在一个点,不吃,不喝,不动,不呼吸,不思考,它们会变成一种完全脱离这个世界,并且连时间都不会流逝的完全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并且因为时间也被“无”的原因,这种状态将会持续到永远。
南极洲,极地研究区。
这里和太平洋分区的工作环境差不多,一个在深海之底,一个在冻土之下,大家都是常年猫在基地里不出去的那种,但是两处的工作气氛可是大不相同。
在太平洋分区,大多数的收容物都是无比危险的,所以即使有水压的限制也不能有一点松懈,一是收容失效后的补救措施代价太大,其次是每次把收容物从深海中收回来之前……里面的东西就已经死掉了。
嗯……虽然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是对于基金会而言,这些极度危险的异常生物的死亡其实是一种莫大损失。这就好比突然发现一条活着的恐龙,虽然它非常残暴,非常危险,只要跑出去20分钟就能怼死三四条街的人,但是即使它真的把你相依为命的二大爷给生吞了,不管你再怎么愤慨控诉,也不可能让它给你偿命的,你只能看着它在笼子里天天大吃大喝,被照顾的比你亲爹还舒服。所以太平洋分区的员工就是一群时刻要保证恐龙的健康,又要保证它不会跑出去胡闹的饲养员。
当然了,基金会不会无脑的来饲养所有的东西,敢于养恐龙,那是因为恐龙能够被关在笼子里,而对于那种关不住的异常物品,比如“会穿墙术的恐龙”,自然是直接执行“销毁”这道程序。
那么极地研究区就是一个处理比“销毁”还要更难办的东西的地方。
那就是你关也关不住,杀也杀不死的玩意!比如一个“会穿墙术而且物免魔免不吃一切伤害的开挂恐龙”之类的。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都已经开启无敌模式了,那还要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