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郎骑竹马映夕颜】

二贝勒代善?可是那晚五阿哥和七阿哥的密谈,分明提到了二贝勒和大妃间不寻常的关系,这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是布占泰的亲侄女,万一连代善也倒戈了怎么办?

“二贝勒……会出兵吗?要是连他也见死不救,那……”

虽然他是褚英的同胞弟弟,但看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间剑拔弩张的势态……我还是有些担忧。

“所以我说,这是唯一的希望了。”皇太极满脸阴郁,“二哥那边我会去劝说的,但是,除此之外我还需要一个人——一个内应。”

我不解地望着他。

“我们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就私自调动士兵,这是让二哥公然违抗汗令,他是不会答应的。且若这样做,他日东窗事发,我们也会被怀疑。所以我需要一个机灵、可靠并且对局势了如指掌的内应。在洞悉了叔父和布占泰的动作后,先行给城中通风报信!一旦抓住了叔父的小辫子,阿玛得到了确切消息,请援调兵才能顺理成章。”

皇太极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地说道:“这样一来,既顺了阿玛的意,又能不给布占泰可乘之机。只要叔父能借题发挥给叔父定罪,阿玛目的达成,也不会再追究私自调遣士兵的事情了。”

虽然此举不能保证十分的胜算,但至少从一成提到了五成。如果是五成的话……我相信褚英一定能将布占泰打得落花流水!

“好,就这样办!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此计虽好,但还有三日就要发兵了。眼下我们要去哪里找一个可靠机警,又了解局势的内应?大哥的部下全都派去出征了,余下城中的,除了五哥和七哥的部下,便是大妃的势力了。我要留下带领援军,无法亲力亲为,这个内应则关系到整个建州的未来……”

我一抿唇,鼓足勇气道:“让我去吧。”

“你……”

“让我混进军营里,我去当这个内应!”

皇太极又惊又怒地瞪着我,这反应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想也知道我这么做是多冒险的举动。但出于现实考虑,还有别人比我更合适做这个内应吗?我终于明白,为何庆功宴上皇太极会固执地主动请命出征,那时他就已经审时度势,想到了这一步,做了最坏的打算吧。唯有随征一路观察提防,及时放出情报,才能控制住局面,只可惜努-尔哈赤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这个皇太极,年纪轻轻,却已如此深谋远虑,当真是要成大器之人啊!

风刮在我们两之间,像是一条深深的鸿沟,他突然背过身去,沉吟道:“好吧。”

我怀疑自己听错了,有些不敢相信,他居然答应了?反复确认道:“你……答应帮我?”

“不然呢?”他转过身来,没好气道,“不答应你,你就会拿着匕首架在脖子上威胁我,逼我答应,我不过干脆帮你省了过程。”

被他一语命中,我不免有些心虚,手慢慢从紧握着的匕首上松开。

“上阵打仗,凶险万分,你一个女孩子家的,万一……”他神色闪烁,有些别扭地说道,“别怪我没提醒你!”

我一拳打在他胸前,视死如归道:“放心,我命数未到,命不该绝!”

他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笑,严肃地一把拉住我的手。他的手很冷,将我的手包在他手心中,目光瞥向别处,冷冷道:“你最好别死在战场上,不然我没法跟你弟弟交代。”

虽然是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但从他脸上青春期少年标准的脸红羞涩看,他心里分明是在担心我。

我强装镇静的笑了笑说:“怕什么?南北朝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宋有穆桂英视死如归抗辽,明有大帅秦良玉……汉人女子个个都是巾帼英雄,有什么好担心的?”

“花木兰和穆桂英我倒是听过,”皇太极皱了皱眉,“后面的秦良玉是谁?”

我一拍脑袋,嘴一快,忘了秦良玉是明末的人,现在极有可能还是个哇哇叫的婴儿,还好我没一口气把什么秋瑾、江姐都说出来……

“啊?就有这么个人呗……”我挠头,搪塞了过去,“不过,你们行军应该要带军医的吧?就是不用拿刀拿枪上战场的那种……我虽然有视死如归的决心,但是毕竟是一介女流,碰巧懂些医术,包扎啊缝合啊上药止血啊我都会,能不能……把我安排在军医的队伍里……”

“这个我当然知道。难不成让你提刀上阵,去送死吗?”皇太极一扬眉。

我松了一口气,不用上阵就好,我虽然见惯了尸体,但远没有那个不想客死他乡,命送大明朝的觉悟。

“行了,离出征的日子不远了,既然决定要随军,那就要学些基本的功夫,就算是当军医,也是要会些防身之术的,”他打量了我一会儿,问道:“你应该还不会骑马吧?”

我心虚地点了点头。

他满脸的无奈,指不定就在心里嘲笑我呢。

“明天,老时间,到这里来,我教你!”

接下来的一周,皇太极风雨无阻来教我基本的骑射本领。别看他才十几岁,身上的腱子肉可真不是开玩笑的,每个几年的功夫是练不出来的。而且箭法极准,对行军作战的要领掌握得到有佳,那气势丝毫不逊成年人,是块做将领的料。

我的运动天赋不怎么样,平衡感也一般般,射箭的技巧性强,我很快就能上手,但骑马还有些差强人意。

然而行军作战,对驭马能力要求很高。皇太极特意把他的骅骝牵来给我陪练,我再仔细一瞧,这不是当日范文程带我从沈阳来时骑的那匹马吗?

我肚子里一下塞满了疑问,好像有些东西怎么也解释不通……或许是我记错了呢?毕竟看马没有看人这么准,说不定良骏都长这样呢。

“这是我的坐骑,名作赭玉。”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叫赭玉?”

“你骑着他跑上十里路,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