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方没有答话,杨梅补充道:“烤饼干很简单,随手就能料理,你和孩子们的吃食不用担心。”
肖铎清了清喉咙:“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很缺钱吗?”
她被问得一怔,低下头道:“有钱就不会住贫民窟了。”
“也对。”
晚风吹过,行道树的树梢轻轻摇曳,舒缓地驱散日间燥热,晕染出夏夜特有的宁静。两人来到学生公寓门外,停下步伐,彼此四目相对。
杨梅挽起被风吹乱的发梢:“我先上楼了,明天见。”
法国虽然是经济极其发达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时髦的现代化超市,但临时搭建的集市始终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城乡的最重要商品流通途径之一。
穷人集市有一个专门的法语名字,叫做“lemarchédemisère”。
misère的意思是“悲惨”,比通常所说的“穷困”更加严重。这种集市往往沿街摆摊,以价格低廉著称,专卖一些捡破烂回收的物品。
美丽城的集市无人管理,卖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交易,覆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一直保持着巴黎旧日集市的风范:以分享代替买卖,以慷慨代替浪费,以各取所需的方便,代替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
肖铎熟练地支起桌子,将食物并排放在洁白的桌布上,就远远地退开一段距离站定。
桌上有事先标明的价格,客人们随便试吃,按需取用独立包装的商品后,会自觉地将零钱留在桌角的纸盒里。
几十分钟过去,他根本不用开口说话,那些造型精致的糕点就被顾客们一扫而空。
杨梅目睹了男人甩手掌柜的做派,又被一群孩子排队亲吻,点数着比平日多了许多的零钱,感觉幸福得快要昏厥过去。
肖铎好奇:“刚刚还在发脾气,怎么这会儿又笑了?”
“笑是因为孩子,生气是因为你。”
杨梅抹了把脸,一边收餐具,一边批评道:“不好意思叫卖,懒得招呼客人就算了,躲那么远站着是为什么?不怕小偷吗?”
“在这里做生意的都是熟人,小偷混不进来。”
等到她把桌子收好,男人主动将大件物品接过去,毫不费力地扛上肩头,随着人流往小广场外走。
杨梅两手空空地跟着,发现对方步伐极慢,仿佛有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似曾相识的场景令人迷惑,没有得到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被再度提及:“你为什么要站得那么远?”
“……我身上脏,客人看到了没食欲。”
遭遇警方的驱逐行动之后,肖铎只做了简单的伤口消毒,就连脸都没洗干净。他把破衣烂衫被撕成背心短裤,又从旧货堆里翻出一双人字拖穿上,就恢复正常生活了。
除非绝对必要,两人很少有肢体接触,让杨梅无从质疑对方的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