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梁晏书是个好演员,从他十八岁出道至今十一年形象一直很好,在内业也是出了名的好人缘,从来不打压新人。

导演喊“action”之前,甚至还安抚的对余音笑了笑,小声的让她不用紧张。

可惜他对面壳子里的人是温雪,而温雪从来不会领会梁晏书的好意。

时值华夏民国建国初期,袁党乱政,为了恢复帝制而大肆捕杀革命党人,夏之时和好友柳品兴、陈梦梅三人不得不躲到富春院活动共商讨袁大计。

董阿媛在进屋前就就注意到了这几个年轻人,他们身上带着一股文人的朝气,跟以往来这里听她唱曲子的纨绔子弟不同。

阿媛抱着琵琶走进来,孟阿姨帮她放下门帘,她眼神在屋内三人身上转了一圈,没有如老鸨教的那般福身行礼,她心里约莫记得自己也是上过私塾的“读书人”且姆妈只是把她押在富春院做三年“清倌人”,早晚是会离了这里的。

她一边憧憬着桌旁三个年轻人,一边傲气的挺直了腰板,她觉得自己应该是跟他们平等的。

付锦鹏的眼睛在余音并没有福身的时候就亮了起来,秦楼楚馆本就是封建糟粕的残留,前头孟阿姨一福身,恰巧与余音挺直身子的姿态形成了对比。董竹君读过书,她的思想意识文化形态在那个时代是走在其他妇女前面的,她的骨子里渴望的是一种平等的地位。

这些东西付锦鹏并没有写在剧本里,完完全全是余音自己的体悟。

董阿媛一开口,夏之时的目光就黏在了她身上。明明看着还是个稚嫩的少女,张口间却似有万丈豪情。

“好!”夏之时合着鼓点,一声叫好之后忍不住拍桌而起,两人和声而唱。

“狂傲士轻生就死真倔强,祢正平群臣宴骂奸曹,击鼓显奇能,留下千秋不朽的名。”

梁晏书的曾爷爷本就是民国时候非常有名的戏曲演员,后来到了祖父这一辈恰逢打仗,辗转逃到了国外,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回到国内。比起继承家业梁父对西医更感兴趣,倒是梁晏书从小跟着爷爷长到,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现在唱起这曲“击鼓骂曹”也算是驾轻就熟。

两人一来一往间,竟是有了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付锦鹏紧紧盯着屏幕,示意摄影师拉近镜头给了梁晏书一个特写之后终于不再吝啬的点了点头,

“过”。

作者有话要说:剧本的原型是来源于董竹君传《我的一个世纪》以及电视剧《世纪人生》,非常喜欢这样坚强的传奇女子,所以改编成了文中的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除了《世纪人生》就没有再拍过关于董竹君的电影电视剧了,是涉及到版权问题么?如果有小天使知道麻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