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知道孙策还想着保住南昌,那他一定会反对,现在不仅是南昌没有继续保的意义,包括九江也没有继续留下来的意义,他们都清楚,九江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再来救援了,以九江现在的兵力到了南昌也无济于事。
南昌经过之前九江军多日进攻,早就没有多少防御能力,如果秣陵军真的发起猛攻的话,凌操也知道根本就不可能防得住,但口号必须得先喊出来,能不能守得住那都是后话了,反正就是能坚持几天算几天。
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十天,城外秣陵军军旗遮天蔽日,营帐延绵数里,这样的情形,原本属于他们,但因为一仗败北,现在已彻底发生了改变,但好在他们并没有主公攻打残破的南昌城,这对凌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南昌已残破不堪,就算没有什么重型工程器械,主要秣陵军愿意,也会在一瞬间破城,真正的原因,他觉得还是因为秣陵军有更大的阴谋,或困死他们,又或者围城打援,反正他们肯定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给他们任何可能的生机。
正因如此,所以他们都相信秣陵军不急是另有原因,城头上,凌操和邓当几人每天都会来观察城外的情况,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三人早已收起了那仅剩的傲慢,眼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孤立无援,困在一座孤城,而最让他们害怕的还是觉得秣陵军是打算围城打援的时候。
相比于其他三人,可能吕蒙最为淡定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关键还是之前并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争,至于守城的经验,那就更不要提了,此时在他眼里,秣陵军守了五天,还是主动弃城,他们如果防御的话,也不会比秣陵军差多少。
当然他这番话可不敢说出来,还是当着凌操三人的面,就算是对着姐夫邓当,可能也会被骂个狗血喷头,虽然他不知哪里有错,但他却知道一点,自己想到的,三人不会想不到,要么就是他是对的,他们三人错了,要么就是他是错的,他们三人是对的,而要验证对错,很简单,时间会检验一切。
这个时候,可能最明白吕蒙心思的就是邓当了,他虽然被一致压制着,不会做任何冒头出彩的事情,可这毕竟是他刻意的一种打压,为的就是在等他的最终的爆发与反弹,但有一点不要忘记,他终归是年轻人,非常冲动易怒,当南昌城守军在败给秣陵军后都吓破了胆的时候,只有他依然坚信着能够反败为胜。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分开论,首先好的一面是在这样的时刻,吕蒙的士气是急需的,也是可用的,犯过看呢,如果真的不管不顾去拼,那南昌不管有多少人最终都会葬送在他的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会让邓当非常生气的原因,虽然这一次邓当没有再去指点他其中的原因,但真相却是他希望吕蒙能够自己仔细想清楚,想明白而不是遇到什么事情,都轻易做出一个决定,就算做出决定,也要想清楚,而不会显得鲁莽甚至是不切合实际。
好在吕蒙有一点非常让他满意,那就是他不像一些人那样固执己见,也不会像一些‘老太婆’那样不管对错不停地在他耳边叨念,当然从眼下来看,他还是没有想明白。
必须要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吕蒙的起点太高了,这份起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似一些名将,早期往往都是从军中脱颖而出,但是在脱颖而出之前,却是多年的积累与蛰伏。
但吕蒙却缺少这些这样足够的积累,因为邓当深知没有谁一口就能吃成一个胖子,吕蒙没有那个实力,他现在缺少的是战场经验,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沉淀,而只有沉淀到一定程度之后,量变才会发生质变。
这是一件非常需要时间的事情,也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好在他不过才刚刚及冠,还很年轻,只要时间充足,他是完全可以兑现自己的天赋的,不过这是相对于吕蒙这样有天赋的年轻人来说,还有大把人是达不到他这个能力和潜力的,当然还有一些人则是属于那种天赋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