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在他眼里,如果能够说服刘澜继续保持联盟,说服袁绍与他们一同出兵南下攻打刘澜后,就会再一次变成他们与袁绍形成一对拳头,合力夹攻刘澜的事态,而刘澜要做的只是拖住徐州文丑部的十万人马。
以冀州军的战斗力和文丑的指挥能力,有过几次交锋的曹操和郭嘉心里都明白,刘澜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刘澜拖住袁绍的计划也是完全可行的。
而战争最好发生的地点在广陵,也就是说,当袁绍的十万大军开始开拔之后,势必前方能够抵达广陵,后方还在高邮境内,漫长的部队给了他们机会,而那时他们就可以借口在下邳遇到抵抗拖延,待上述的情况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出动抢占高邮,但不必强占,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蒙蔽文丑的同时真正做到将冀州军的退路堵死的目的。
而那时,相信文丑已经与刘澜接战,所以文丑一定不会多想,反而还要让他们尽快南下,一同消灭刘澜,这样他们的机会就会出现,也就是给了他们下一步拦腰截断文丑制造了机会。
他们可以调动骑兵,仿效消灭张勋,再加上夏侯渊的步兵,以文丑尽快南下的命令行军,让冀州军给他们让出大路来,在快速行军至进入广陵境内之前发动袭击,而这个时间他们会与后方夏侯惇部进行约定,一天甚至是两天的时间,所以这个地点是不固定,两天的时间可能还在广陵之外,也可能已经进入了广陵境内,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在约定的子夜时分,对冀州军发起的攻击。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在冀州军还在睡梦之中,突然之间,高邮的屯粮所与行军之中的冀州军营内突然发生袭击,火光冲天,军粮被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而同样在休息中的冀州军在睡梦之中被他们杀死,就算有所反应,也不可能挡下兖州军的进攻,然后在消灭驻地冀州军之后,在原路杀回,与一路南下的夏侯惇汇合。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冀州军没有休息,而是在强行军,那么试想从高邮连续高强度行军两天之后的冀州军,没有得到任何休息,突然被他们袭击之后,会有多么的混乱,甚至可以相信瞬间演变成的大混乱与溃逃,而接下来面对冀州军的混乱,他们只要不断的冲击,当与夏侯惇汇合之后,就算没有全不消灭冀州军,活下来的冀州军也会放下武器投降。
多么完全的计划,郭嘉已经谋划了太长的时间了,在这些日子里,他都在想着这一计划,可最后却还是被否决了,当年是他现在知道要有所改变,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要借助将领们的力量,而眼下能够帮到他的,或许也就只剩下了夏侯惇一人。
或许他需要去见一见夏侯惇,与他商议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毕竟自己的计划,他一句觉得太完美了,可他也明白,这或许真的是因为当局者迷了吧,而且听听战场大将的建议,也不失为一次尝试,他们对战争有着敏锐的嗅觉,或许能够给到他一些帮助,甚至是不错的建议。
当然这只是一次尝试,能不能有所收获并不知晓,但他却知道,夏侯惇一定会非常满意甚至是非常激动的,因为他这个计划,绝对要比那些狗屁参谋们更对将领们的胃口,不为别的,他手中这份计划才是真正的作战计划,而他们所想的那些,更像是兵书里的战役。
没有一名大将,尤其是到了夏侯惇这样身份的将领,都会清楚这样一次大胆的行动意味着什么,这样一次看似冒险的策划又会为他们带来什么,当然关键是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滴水不漏,只是在细节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那些蠢猪们的推演,来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推演一遍后,看看得失,只要可行,那就无须退缩。
郭嘉受到了打击,沉重的打击,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自己这一疯狂计划意味着什么,更没有人能明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如果真的要帮助司空一飞冲天,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更是唯一的机会。
当然曹操知道,他心里也清楚,不然他不会那么那么痛苦的同意,但同样当所有人都反对时,当所有人都拒绝后,他退缩了,甚至是害怕了,郭嘉知道原因是什么,因为现在还不是搏命的时刻,更不是去搏气运的时刻,虽然他张口闭口都在说大汉朝的运数,可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司空的运数,一战定乾坤还是彻底的失败?
司空肯定有自己的考虑,现在死还是选择吊着一口气,他选择了后者,或许很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面对手中的权利,是瞬间化为泡影,还是赌博一样瞬间流逝?在这样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后者,郭嘉阻拦不了,只能接受。
气呼呼的郭嘉回到了自己的营房,一进门他就找出了地图,再一次开始了自己的推演,之前很多人都在反对他的计划,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任何胜算,可是在他的推演之下,成功率其实超过了六成甚至是七成。
但因为是推演,所以他可有在曹操的面前说,却很难当着所有的谋主说,和他们比起来,郭嘉最大的不同就是,当某一场战斗胜算能够在五成时,就可以开启,果断出击,如果是六成,那就更不该放弃,可是那些谋士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眼中,一场战斗胜算如果达不到八成甚至是必胜无疑的话,是绝对就不敢冒险的。
而这就是他与其他的谋士们最大的差距,而正是这一原因,所以在郭嘉眼里根本就瞧不上他们任何人,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适合战场谋划,只适合出些主意,甚至是对对作战计划进行查缺补漏,使得计划变得更加完善。
但让他们做出计划,却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好的作战计划制定出来,因为当连他们都能看到出现必胜把握的机会时,十有八九最后收获的是一场失败,因为这可能是敌人布下的陷阱,就等着他们上钩。
又或者当真有十成把握的机会出现时,一切都准备好了,甚至都已经出兵了,机会已经失去了,毕竟对手不傻,不会唱着胸膛等着你来砍。
所以真正的名将,战术大师,是在机会出现的瞬间,就能够敏锐的把握住,并骤然出击,而真正的机会往往都是稍纵即逝的,甚至成功率只有五六成,放弃可能就彻底失去,而想等下次机会再出现,或许需要一辈子。
所以这就是郭嘉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也就是他更愿意在机会出现时去主动把握机会,而其他人则为了稳妥起见,就算机会出现时,也会继续等待,等待必胜的那一刻再出手,而最后势必是鸡飞蛋打,一无所获。
他们反对郭嘉明白,甚至连生气都不会,因为在他眼里他根本就不屑于同他们为伍,他气是气曹操,在关乎气运的关键时刻,退缩了,但是郭嘉并不想就此放弃,他回到大营之后,不是去思考别的,而是在一次摊开了地图,进行推演,他需要用一次足矣说服曹公的计划来说服他执行自己的计划。
推演,这是郭嘉现在回到主帐后必须要面临的难题,只有让曹公觉得值得放手一搏,那么什么狗屁的将军府,指望他们来制定计划,简直就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