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除了辅政王,整支轩军,唯一能喊他“亦诚”的,只有一个华远诚,余者,包括张勇在内,都是客客气气的喊他“陈处长”。
姜德想起陈亦诚那张俊秀的面庞上那副似乎永远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表情——极淡漠的微笑着——不由就微微的打了个激灵。
不过,这个激灵,同之前的激灵,就大异其趣了。
好了,不去想这个人了。
嗯,自己是怎么接张勇的话头的?
“克山,你居中协调前、后、左、右各路,掌控北圻乃至广西全局,肩上的担子,可比我重的多了!”
这个话,不完全是客气。
张勇驻节太原,往来宣光、太原、谅山之间,除了姜德说的“居中协调前、后、左、右各路,掌控北圻乃至广西全局”之外,万一——万一哈——万一“北圻前线”、即北宁—山西一线没有守住,就得靠张勇组织第二波的抵抗和反击了。
不过,张克山,你放心,老子不可能叫你派上这个用场滴!
终于,姜德满意的、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将雪茄放到了烟盅上。
他没有弹掉烟灰,一定长度的烟灰有助冷却雪茄——而这半截雪茄,还可以留待下次再抽。
这算节约;不过,不同于普通烟卷儿,抽雪茄介么做,并不算什么不体面的事情,不影响逼格。
烟气散去,面前的地图重新清晰起来;上头的地名,由西而东,历历在目:
升龙、金英、嘉林、涌球、北宁、慈山、揽山、左河、桂阳、扶朗、三江口、海阳——
姜德的头脑,空明而清爽,他下定了决心:
布防的第一重点,应放在扶朗!
北宁,北圻前敌指挥部。
姜德从雪茄盒中取出一根雪茄,将它拿到耳边,以食指及拇指捏住,轻轻搓转。
很好,听不到任何的龟裂声,同时,烟身也很有弹性——这是一支新鲜的、高品质的雪茄。
他划着了一根几有中指长短的、粗大的火柴,稍候片刻,待火柴头中的硫磺消散了,乃将雪茄置于火焰上方,小心不使火焰直接烧灼烟身,只是取其热力略烤,均匀转动数次之后,才从容的点燃了雪茄头。
这个“程序”似乎有点儿麻烦,不过,效果很好——抽起来,雪茄的味道,更醇、更香了。
如果是张勇,“程序”更麻烦,平日里,那个老小子抽雪茄,从不用火柴燃烟的——用什么呢?柏木条。
高级的雪茄盒,雪茄之上,都会覆一片盒子大小的薄薄的香柏木——其发出的芳香,可与烟草的香气相互交融,以长保雪茄的香味,张勇的爱好是,将香柏木撕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用火柴点燃柏木条后,再用其点雪茄。
据老张说,以香柏木点燃雪茄,较之火柴,抽起来,更醇、更香。
张勇曾经很热情的向姜德推销他的“独门秘籍”,不过,姜德敬谢不敏——实在是太麻烦了,特别现在是在打仗,那儿有那么多闲功夫瞎讲究啊?
而照白齐文的说法,抽雪茄的时候,最好还喝点儿小酒——不能喝红的,最好喝法国的干邑白兰地,或者苏格兰的纯麦威士忌。
这就更加不成了——除了极特殊的情形,譬如送“选锋”出战啥的,军中战时是禁酒的,身为北圻前线总指挥,俺得以身作则啊。
轻轻的吸了一小口,不着急将烟气吐了出来,更不吸进肺里,只是叫它在口腔、鼻腔中缓缓的打着转儿。
异样的香意,使姜德不由自主的,浑身上下微微打着激灵。
随着这些个小小的激灵,高强度的脑力活动给身体带来的燥热,开始慢慢儿的消退。
轩军的高级将领,除了一个伊克桑,几乎都抽雪茄,只是嗜好程度不一样,有人浅尝辄止,有人无雪茄不欢——譬如张勇。
洋员不说,汉员的这个爱好,都是在美国的时候“染”上的,目下,甚至连没有去过美国的丁世杰,也开始抽雪茄了——都是张勇闹的,时不时的就叫人带几盒雪茄过广州去,终于将丁世杰也“拉下水”了。
不过,你得承认,较之水烟、烟袋什么的,雪茄这玩意儿,味道更好,抽起来,也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