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

大唐第一少 UMR 2238 字 2024-04-21

玄世璟无奈一笑,只能将孩子交给晋阳抱。

晋阳从玄世璟怀中接过玄澈,抱在自己的怀里,现在玄澈的重量,晋阳抱着也有些吃力了。

“澈儿,这是爹爹啊,你在家的时候不是整天念叨着想要爹爹吗?”晋阳对着怀中的玄澈说道。

“爹”到了自己娘亲怀中的玄澈,胆子这才大了起来,对着面前这个带着唏嘘胡茬的“老男人”喊了一声爹。

“乖儿子!”玄世璟听到自家儿子喊爹,可是高兴坏了。

“走,都先进屋再说。”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回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聚在了一起,吃了团圆饭。

次日,玄世璟在家无事,便去了书院那边,庄子上除却自己的家人之外,最让他惦记的,就是书院了。

书院再次扩建之后,主要扩建的就是明德书院,今年明德书院招生,一下子招了五百多人来,而这些学生之中,也出现了官宦家的子弟,估计都是冲着文学院去的。

毕竟文学院的成绩实在是太过亮眼了。

而工学院那边,学生有了足够的羊毛做试验,也已经将织布机改进成功了,在入秋之前,草原上那边还会有一大批羊毛运送到长安来,供他们使用,这这批羊毛产出之后,就能为工学院那边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而且今年的冬天,长安城的百姓也能多一种御寒的衣物了。

工学院弄出来的东西,也是需要推广到民间的,至于如何推广,学生们也是绞尽脑汁去想。

一件东西想要被大众所接受,也是需要时间的。

零零碎碎的事情忙完之后,三天的假期也就过去了,说起来,玄世璟这假期有跟没有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在忙,回到庄子上这三天假期还不如在安北都护府那边清闲呢。

玄世璟回来之后,势必是要参加早朝的,只是玄世璟参加早朝,关于他的封赏,却是暂时没提出,要等到大军全都班师回朝之后,再由兵部核算上奏,而后三省附议,才能在朝堂上公布。

李淳风依旧是一身白色道袍,人到中年之后的李淳风少了几分仙气,但是看上去倒更像个得道高人了,人家也的确是有本事。

“微臣见过陛下。”李淳风来到了李二陛下面前,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李二陛下懒洋洋的从榻上起身,坐直了:“今日召见你过来,是要你帮朕算个日子。”

“九月初八。”李淳风说道。

“你就不问问,朕要你算的什么日子吗?”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可忘记了,臣是做什么的,而且,如今臣还一直住在观星台呢。”李淳风微笑道。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有时候啊,朕还真羡慕你们这些人的本事,有些事情,不必言语,心中就已经了然。”

“陛下虽然没有微臣这点儿伎俩,但是陛下却是能够使用微臣的这点儿伎俩的人。”李淳风说道。

“罢了,朕也不多说了,大概还有三个多月吧,也足够时间准备了,你们太史局和礼部共同去操办吧,朕会把圣旨送过去的。”李二陛下说道。

“是,臣遵旨。”李淳风拱手应声道。

现在大唐两边的仗也都打的差不多了,拿到了一个好的结果,李二陛下也做出了决断,现在世璟差不多也结束了,李二陛下也是到了要履行他的决断的时候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量,李二陛下对太子李承乾也已经彻底放心了。

李承乾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担得起整个大唐,这样的话,李二陛下自己也乐得安生了。

都闲散了这么长时间了,李二陛下从一开始的焦虑,转变到了如今的淡然,也都已经适应了。

等他退位之后,就搬到宫外去住,真真正正的过过普通人的日子。

登上皇位之后,也就只有偶尔闲散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向往过的日子,可是转而便又被成堆的奏折给埋没殆尽,现在,李二陛下可以彻底的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了。

到底是人老了,已经扛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