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8 罄竹永书

三国悍刀行 半山先生 4577 字 2024-04-21

徐庶突然报以冷笑,直视面前这位点到为止的世家子,不屑道:“你这话说的是没错,大汉的察举制已经被世家望族操纵和利用,乡闾舆论也被你们这些人心不足的世家望族子弟所左右,使得大汉从选拔官吏的根上都腐败的难以入目。”

“但世家望族出身的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换瓶不换药的另一种腐蚀大汉基石的制度罢了。”

“九品官人法明面上交给天下人或者说天下寒门看的,确实是一条挺不错的活路,只要是高才异质懂得治国用兵之术,不论才能和家世一律录用。”

“但是你忘了,不,你没忘只是刻意没提,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方式其实还是和察举制没什么两样,因为担任中正官的还是世家望族,根本没有寒门庶族可以染指这一清贵要职。”

“再者说了,就算是担任中正官的都是延尉傅燮那样公正严明的世家好官,又能怎么样。”

“品评人才的两个大方向,第一个还是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爵位高低这些被称作薄世的家世,第二才是中正官对入选者的才能、品行、事迹做个总评的状。”

程昱也不抢话,冷笑着的听徐庶绕来绕去的讲述新鲜出炉的九品官人法。

城府很浅的徐庶,没来由的一阵脸红。

一直平静审视两人唇枪舌剑的刘辩,心里门清,徐庶其实并不是在反驳程昱,因为程昱说起察举制也好九品官人法也罢,只是一个引子,并不是真的想要长篇大论这两个制度繁琐冗杂的选官制度的优劣。

徐庶的目的不外乎想要让自己这个储君看清九品官人法的真正面目,希冀着能为他们这些寒门庶族谋取一条真正的活路,哪怕是让自己对九品官人法保持一丝怀疑态度也行。

程昱作为徐庶的死对头最应该直截了当的用声音盖过他,让他心底的那点幻想破灭,却没有,显然是给他挖了一个更大的坑,还有什么比起出谋划策时有私心更让君主厌恶的?怕是没有了。

程昱偷瞥了一眼主公,见他神情平淡如水,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接过了话茬,免的被主公看出自己刻意算计徐庶:“他说的没错,九品官人法确实是世家望族谋取私利的另一种隐晦手段,但是有利益便会有纷争,何况是关乎宗族兴衰的入仕。”

“说句诛心的话,大汉庙堂的真正主人其实并不是皇帝陛下,而是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为首的这些顶尖簪缨世家。”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可不是说起来好听那么简单的,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大势左右庙堂乃至整个天下的局势。”

说到这里程昱突然狠狠的握拳砸了一下桌子,眼底透露着与文人身份不相符的杀气,咬牙切齿道:“与王莽无异。”

“就拿隐隐一家独大的外戚党来说,嗯,卫将军卢植销声匿迹以后现在也可以称作新武官一脉,明面上大将军的嫡系占据着大大小小七成以上的实权武官,新凉州牧董卓和新并州牧丁原这两个大将军的义子,分别还掌握着二十万堪称虎狼之师的铁骑。”

“可不论是董卓丁原也好,其他的大大小小实权武官也罢,全部出身于士大夫党背后的世家望族,这些武官要么直接就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顶尖世家望族的门生故吏,要么祖辈父辈或者兄弟子孙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些顶尖世家望族的门生故吏。”

“一旦到了宗族危急存亡时刻,主公认为能够几个人可以为了大将军抛弃宗族,抛弃父母妻儿?”

程昱和徐庶是不对付,不停挖坑,但他对于同样出身世家望族的陈群却是不吝赞誉:“家父和先生不止一次的赞誉建康俊彦就说默默无闻的陈群亮拔不群,以前我还不相信,总觉得孔融管宁的才学胜过他十倍,怎么也没想到陈群会有这么一针见血隐晦深沉的权谋庙算。”

“九品官人法正如当年汉武大帝颁布的推恩令,不费吹灰之力兵不血刃的瓦解了足以引发天下真正大乱的门生故吏遍天下。”

程昱越是梳理九品官人法对于陈群的钦佩更是溢于言表,啧啧赞叹道:“高祖驾崩以后,削藩一直是文帝景帝极为头疼的一件国之重事,景帝时还引发了七国之乱,险些让好不容易统一的大汉重新分崩离析成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文景之治堪称古来第一治世,百姓的赋税仅仅只有三十抽一,即使称不上太平盛世,清平盛世还是有的,可就是这么贤明的两位陛下用尽了各种谋划计策,始终还是拿大大小小的诸侯王毫无办法,甚至差点导致大汉覆灭。”

“到了我朝汉武大帝手上,一个推恩令轻松解决,还让整个天下的新诸侯王感恩戴德,差点就要立生祠供奉汉武大帝。”

“这个九品官人法比起推恩令不承多让了,毕竟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比起诸侯王的隐性能量还要强大的多,抛出几个中正官便能让他们争的头破血流,这个阳谋实在是老谋深算到了极致。”

“因为就算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明知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是皇帝陛下的阳谋,但是不得不去争抢。”

“他们不去抢别的世家望族也会去抢,一旦丧失了最佳时机缺乏足够多的中正官培养后辈子孙,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庙堂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只能跪坐冷案几看着别的世家望族炙手可热。”

刘辩对于庙堂上的阴谋诡算不如这些本地人熟稔,茅塞顿开,同时又对刚刚收服的这位磐磐大才感到由衷的满意,领导在于统筹,手底下的人才足够优秀就行:“仲德依你的看法,孤应该在这场狗咬狗的撕扯中怎么个火中取栗?”

听闻主公喊自己的表字,一抹大喜瞬间爬上了程昱的眉梢,心满意足的继续进言道:“接下来就让他们自己狗咬狗好了,因为这场权利争夺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那便是皇帝陛下和身为太子的主公。”

“不管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还是一些其他的世家望族,最轻也得是遍体鳞伤,严重一些的甚至可能宗族就此湮灭在青史中,这些个士大夫要是耍起狠来,比起武官武将可要狠辣狠毒的多。”

“主公现在的首要重务是击溃黄巾贼,一来借助这些乱臣贼子养出汉武大帝重生光武再世的名望,二来积攒一批精兵悍将以备不时之需。”

话音刚落,刘辩突然激动的声情并茂的握住了这位稷下大才的手掌,颇有倒履相迎意味的问道:“先生在洛阳可有住处。”

“有。”

程昱的回答显然出乎了刘辩的预料,帝王心术炉火纯青的他,笑意却更浓了:“从今天开始搬到太子府住,孤要与君同榻而眠。”

在早市熙攘人群诧异而又羡慕的目光下,一位紫袍王侯左手握紧身旁的寒酸士子,右手握紧满身补丁落魄的不像话的面摊小贩,大步离开。

不等了。

————————————

幽静小院。

竹帘起伏的火炉旁,拥毳围炉的戏志才和散发裸裎的郭嘉,一直透过细小的门缝观察着外面的一切,等到刘辩离开,戏志才少见的露出了促狭笑意:“咳咳真的不见主公了?”

郭嘉失落是有,以他潇洒的性情很快消失不见,一边拿起翻动兽金碳的火钳敲打青瓷,一边哼起了司马相如谱写的名曲,闲情逸趣。

知道奉孝越是这样越是在乎的戏志才,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在继续打趣这位挚交好友:“咳咳我懂的唇语还是你教的,程昱这番对朝堂时局深入浅出的分析,你比我看的应该更清楚。”

不知为何戏志才莫名的叹息一声,轻咳道:“咳咳陛下早不颁布晚不颁布,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颁布九品官人法,想来是知道你准备效忠太子,提前为主公也为你铺路了。”

醉里问月,醒时折花,偷得浮生整日闲的郭嘉,忽地神色肃穆且庄重。

放下茶杯,吐出了一句令后辈无数士子认为比起霸王项羽那句‘天上天下剑仙百余万,见我也需尽低眉’还要霸气绝伦的罄竹永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