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禄的最后一句话,卢肇的脸色瞬间铁青,眼露寒光道。
今日的建言可是他在王府私下向吴汉谈起的,却不想这么快就传到了张禄的耳中,其对汉王府的渗透之深可想而知,细思极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陛下对于情报的收集一向十分重视,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张禄却似没有听出他口中的讽刺之意,依旧面露微笑道。
“卢大人,秦军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何不携手抗敌,大人只要明日再建言时将此物呈递汉王,他必会同意出兵抗秦”
接着,张禄又自袖中拿出一张黄色布卷,将其递到卢肇手中,自信道。
“这是矫诏?”
当卢肇翻开黄色布卷,看到布卷下方最后落款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大印时,卢肇不由面露骇然之色地惊呼道。
这竟是一张盖有大汉传国玉玺大印的圣旨,以汉光武帝刘秀的名义着令吴汉出兵攻打秦军,为大汉帝国在并州府的行动牵制秦国的注意。
若非是这份圣旨是出自张禄之手,卢肇也不会看出这是一份矫诏。
这份矫诏落在其他人手中不会有用,但若是落在他这位汉王府长史手中,却能发挥大作用。
吴汉虽是一统了充州,拥兵数十万,治下百姓800多万,但其仍未称帝,而是遥尊坐镇中原大汉帝国的汉光武帝刘秀为帝,对刘秀的忠心可谓死心塌地,若是真看到这份足以以假乱真的圣旨,吴汉必然听从。
“非常时期,当以非常手段!”
张禄大大方方地承认了,不以为然道。
“好,此物我明日自会面呈汉王,不过却并非是为了帮你们,而是为了充州的百姓”
拿着手中的矫诏,卢肇独自沉思了良久,最终才抬起头望着张禄一字一句道。
“卢大人深明大义,在下佩服。对了,有一句话在下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忍不住想要劝卢大人一句,汉王勇而无谋,虽据充州,却绝非明主,卢大人最好还是早做打算!”
见卢肇同意呈递手中的矫诏,张禄心底也不由松了一口气,最后在走之前看着沉默的卢肇最后忍不住劝言道。
而一直到张禄走后,卢肇依旧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沉思良久。
开皇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汉王府长史卢肇持大汉帝国圣旨劝谏吴汉发兵攻秦,看完圣旨的吴汉欣然允诺,于第三日亲领30万大军出兵攻秦。
嘎吱
顺庆城外的大道上,伴随着马车轮轴转动的声音,一辆朴实的马车缓缓自顺庆城西门驶入。
“老爷,咱们现在去哪儿?”
马车的前方一名长相老实巴交的健壮男子驾着马车在两旁人潮涌动的街道上行进,一边低声向马车内的主人询问道。
“忠奴,你先带我在这顺庆城转悠转悠”
车帘掀开,露出一张面容宁静祥和的脸庞,脸上的沧桑和续起的长须暴露了他已过不惑的年龄,朝着繁荣的街道两侧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纯真的笑意道。
“好的,老爷!”
名叫忠奴的健壮仆人听到吩咐,如同心头有了主心骨一般,立刻一拉缰绳,驱使着马车开始沿着街道游逛。
顺庆城,川蜀中部充州治所,也是自号汉王的吴汉势力的王都所在。
整个顺庆城占地上百平方公里,城内常驻人口60多万。
经过数年的平稳发展,城内街道两旁行人如梭,布满了形形色色的各类商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顺庆城共规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主要是百姓、商人居住的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四个片区还各驻扎有一营兵马用以驻守四门,位于城中央的中心区则是汉王王宫以及汉王势力各衙门和达官贵人所居住的地方,地域广阔,建筑群落气象不凡。
白天的时间,忠奴驱使着马车载着中年男子将整个顺庆城转了个遍,除了限制进入的王宫和各衙门外,能去的地方也都去了。
在路上,遇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中年男子还会停下来走走看看,在一些店铺里漫无目的地逛逛。
戌时,夜幕渐渐笼罩了整个顺庆城,一直在大街上晃荡的马车慢慢来到了中心区,最后停在了汉王长史卢肇的府门前。
卢肇,唐朝江西宜春文标乡人,唐会昌三年状元,历史上曾先后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
现在的卢肇正是在出任歙州时来到的这个世界,在吴汉发动一统充州战事的过程中毛遂自荐,渐渐取得了吴汉的信任,最终成为了汉王府的长史,算是吴汉身边的一号大臣。
“小哥,劳烦通传一声,就说永州故人求见,长史大人必会相见”
下车来到卢府门前,中年男子避过他人的视线,悄悄将一锭银两递到守卫府门的小厮手中,客气道。
“先生稍等”
小厮点了点手中的银锭,面色一喜,朝着中年男子客气拱手道,说完就径直往府内前往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