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就是说,与己无关的,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止儿点头,平定了心绪,才跟着小夜去了顾氏那边。
林琪这会儿都差不都快要吃饭早饭。
见止儿回来,她点了下头,等放下筷子起身,才问她。
“那边没说什么?”
止儿道:“娘子听说姑娘身子不适,便说这不必劳烦,让姑娘好生歇着。大皇子见娘子喜欢用甜糕,又发话说,早晚送些可口的糕点过去。”
至于什么要把厨下人带过去,又被教习阻止什么的,她觉得就没有必要提了。
林琪让她下去吃饭,坐在一边等还没吃完的韩守奕。
顾氏在一旁听了一耳朵,便叮嘱道:“待会儿回去了就别出来,不然被人看到不好。”
林琪点头。
河道附近的风又硬又大,温度本就比城里还要低上一些。
过了今晚,差不多就要进入淮南东路,那边可比扬州还冷,她才不出去找罪受。
林琪带着韩守奕回了自己的舱室。
韩守奕脱了外边的大衣裳,趴在书案上练字,林琪坐在他斜对面的榻上,伏在小几上制作香方。
丹霞坐在边上的小杌子,手里拿着个藏蓝色暗竹对纹的小巧长袍,一针一针的绣着。
韩守奕写了一张大字,热得小脸有些红。
林琪抬手就要推窗。
丹霞忙拦住她,起身帮韩守奕脱了外面的夹棉小袄,又把屋里的火盆搬出去一个,道:“这样不就好了。”
林琪挑了挑眉,略带歉意的看韩守奕。
为了顾及她的身体,还不到十一月,屋里便点起火盆。
韩守奕身体倍棒,又早晚习武,身上的血气很旺,哪里能受得住这样的温度。
韩守奕咧了嘴笑,表示不介意,又低下头写字。
林琪便让丹霞跟黄嬷嬷说,做点清火去热的藕片枣汤来喝。
丹霞笑着出了门。
林琪走过去看他手边墨迹还没完全干透的大字。
大约是习武的关系,他的字体大开大合,走势笔锋都带着一些锐气。
傍晚,两船停靠在阜头,那边船上的丫鬟自己过来,提了两个,满满食盒回去。
少顷,又有侍从过来,问能否把之前送过去的肉干和甜糕再来一份,大皇子也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