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大片的玩法

光影风华 笔念苍生 2435 字 2024-04-20

“说起广告来那就多了,手机、相机、购物网站、汽油、电脑、银行等等,应该有十来个,你要是有兴趣倒是可以等电影上映之后仔细数数,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周白笑了笑说道,如果他不看详细的广告招标数,他自己也搞不清到底冯小钢接了多少广告。

“冯导也太厉害了,这是要把电影塞满广告啊,《没完没了》开了电影广告植入先河,《一声叹息》、《大碗》、《手机》这些都有广告植入,只是没想到现在这部电影会这么多,他不怕观众反感么?”邓朝感慨又担忧的说道,论起电影广告植入,冯小钢绝对是国内电影圈的先驱,独一号。

其实广告植入这事情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电影史上的广告植入早在1951年由约翰休斯顿导演,凯瑟琳赫本主演的《非洲女皇》就出现了,并且成为了电影产业链重要的一环,而在国内则是由冯小钢的《没完没了》才开始,相比国外其实已经晚了很多。

“这是冯导的本事,他能接下来就有办法放进去,不会影响电影的观赏性,显得比较突兀的广告早就排除在外了,接的这些都是能够结合剧情顺理成章的安排进来的广告,我这么跟你说吧,单凭着广告植入,电影的成本已经收回,上映的票房多少,都是纯利润,就凭这一点,冯导以后拍电影不愁没有资金。”周白双手一摊,论起广告植入的能力,冯小钢真的是独一挡,国内无人可比。

周白说的其实一点儿都不夸张,冯小钢的电影一直受广告商青睐,他在电影广告植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加上票房出色自然更能吸引广告商,这也是为什么华宜拼命想把冯小钢绑上战车的原因,他的吸金能力不是盖的啊。

《天下无贼》别看是三千五百万的投资成本,可广告植入就达到了四千万,光凭广告植入就已经盈利了,还不要说音像版权跟电视版权这些,电影还没有拍就在赚钱了,周白的片酬哪怕再高点也不是什么问题。

可想而知,等这个这里面的秘密被同行们知道后,一定会当成经典案例来反复学习,原来大片还能这样玩,这哪儿是拍电影,这分明是抢银行啊。

《天下无贼》算得上大片,当然这个标准是以内地04年拍摄的电影来说,如果与好莱坞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哪怕是跟内地十年后的电影相比,也只能算是中小成本电影,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大制作了。

三千五百万元成本在04年这个时间段真不算小,能有这么多拍摄资金内地导演总共也才那么几个人,数来数去无非就是张一谋、陈凯哥、冯小钢外加一个姜闻,简单点来说不是内地一线大导演没有拿到大投资的可能。

从九十年代开始,面对好莱坞大片的侵袭,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也在尝试走大制作的路线,然而整个90年代,限于有限的市场跟落后的制作方式及技术,本土制作的华语片的最高投资也不过几百万美元,与好莱坞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实在无法称为“大片”。

九十年代中后期谢进拍《鸦片战争》,投资成本是一个亿,相比以往的投资成本堪称内地巨片,只可惜票房不如人意,导致谢进几乎从此封镜;陈凯哥拍《荆轲刺秦王》投资七千万,最后却亏得投资人想跳楼,而作为导演的陈凯哥也需要用好几年时间去拍电视剧、拍小成本电影慢慢蓄势才能再次拍摄大片。

这两部九十年代大片正向的作用就是让横店发展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有了些许慰藉,国内影视行业因此沾光,只是拍片的导演就难受了,不管电影的评价如何,不讳言的说他们在投资方眼中的价值降低很多。

《英雄》的横空出世拯救了低迷的电影业,票房成绩上破了一系列内地华语电影票房,更是给电影业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国内电影业的大片时代,尽管它有争议,但这件事却毋庸置疑。

《英雄》带来的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模式让内地电影圈的大多数人眼前一亮,总算搞明白了大片应该怎么拍,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英雄》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整套迥异于国产电影以往操作路数,却又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电影运作范式,许多人才发现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玩,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还是可以复制的,可想而知当时《英雄》的出现就宛如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