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悬羊击鼓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1139 字 2024-04-20

此时胡国柱上前,不禁有些担心道:“王爷,夏国相怎么办?”

吴三桂听了,一时无语,半响说道:“国柱,干大事,不能拘小节。”

胡国柱闻语,沉默一会儿,点了点头,“卑职明白,在这乱世,不是谁都有资格走到最后的。”

吴三桂很欣慰,“很好,那大伙赶紧下去准备,今夜就走!”

“今夜?”几人一声惊呼,不是说好了明天吗?怎么这么匆忙。

吴三桂解释道:“本王怕王彦起疑心,再者国相的意志未必坚定。”

众人听了,不禁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关宁集团是一个利益集团,即是利益集团,那联系他们的纽带也就是利益,并非精神。

如果是精神,那深陷敌营,可以为了心中信仰,甘愿身受极刑,像历史上被清兵活刮的陈子壮,张家玉等人,为什么不投降,那是因为心里有精神和信仰,可以为了民族大义而甘愿牺牲。

可对于关宁军而言,就比较尴尬了,他们即不忠于汉家道统,又不忠于满清,吴三桂又不是皇帝,他们之间只存在利益关系,不能说落入敌手,然后为了利益,让敌人活刮,那不有病么?

关宁诸将,将心比心一想,都觉得吴三桂说的有道理,还是要小心为上。

当下众人行礼退下,回去打点行装,可是明军就在城外,两万多人要怎么走,才能不会被发觉,吴三桂早有对策。

他的计策也是有典故可寻,曰“悬羊击鼓,饿马提铃”,齐桓公、宋将毕再遇都曾以此计脱身,是条金蝉脱壳的妙计。

不过但凡计策,都要看着场合来,齐桓公首次用自然没问题,宋将毕再遇的对手是没文化的金人,而王彦却是饱读诗书的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用在他身上就有点悬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