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我是服了,三国演义,秒杀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绝对能与西游记平起平座,不服来辨。”
当然,事实上不用这一些老教授的推荐,三国演义已经展现了他的锋芒。
虽然开始的时候三国演义并不是特别令人注目,但当三国演义写完官渡之战之后,万千书友却是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推荐。
在这里面,有一些是普通书友。
在这里面,也有一些是历史小说爱好者。
在这里面,有一些是普通上班族。
在这里面,同样有社会精英。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不不不。
除了这一些精英之外,连一些公务员,不少官员亦注意到了三国演义。
一次人民日报采访,一位市长竟然向大众推荐了《三国演义》,一时引为观注。
“之前有媒体问西游记是不是莫白的最高峰,莫白摇头否认。但很多人都觉得,西游记一定是莫白的最高峰。因为能写出如此巅峰之作的作者,他再也难以有天赋写出第二部与其媲美的作品。但现在,莫白做到了。”
“现在说做到为时丧早,三国演义这才刚刚开始,后面若是写得太渣,怎么能与西游记相比。”
“渣吗,怎么可能?看看莫白前面写的,莫白不但对于历史熟悉于胸,更能巧妙的对正史进行改编,而且改编的内容又与正史稳合,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很多读者都说,看了三国演义,他差不多已经知道三国的历史了,尽管三国演义与正史有一些差距,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有如此笔力,我不相信后面会写得渣。而且,也肯定不会渣。”
“为什么这样说?”
“很简单,大家难道没发现吗,三国演义看起来是群戏,没有特定的主角,他谁都会写。但是,整个的小说更多的还是着重描写的是刘备这一方。莫白能将这一些配角写得如此的精彩,而真正主角刘备这一方,你觉得会差吗?”
“别说了,我只想让大白多更新一章。因为现在的刘备被曹操打得到处跑,太郁闷了,连儿子与两位夫人都丢了,这是要完的节奏。”
“不会的,刘备不可能完,历史当中他是蜀国的霸主。”
“又拿正史说事,我们还是说三国演义吧,现在刘备的情况很危险。”
各方读者在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
此时剧情正说到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正好藤出手来灭掉刘备。
现在的刘备哪是曹操的对手,被曹操是一路追着打,狼狈不堪。
而这时,一位三国英雄出现,常山赵子龙。
银枪白马,赵子龙为救阿斗,七进七出……一身是胆,又一次震得无数读者侧夜难眠。
张平回去之后有没有看《三国演义》暂时不知道。
但是,历史系的陆群陆教授在上完一天的课程之后,却是惦记起了三国演义。
当然,陆群倒也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
但是,中午学生以“人”的观点评价官渡之战,却是令陆群耳目一新。
虽然这样的评价并不见得客观,但却同样的严谨。
想罢,陆群还真是在网上搜索起《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陆群虽然并不认识莫白,但是,对于莫白的大名,陆群还是知道的。
此前莫白写的《西游记》《聊斋志异》,陆群都认为非常经典。
特别是西游记,说其是名著也不为过。
只是这些小说虽然经典,但却是幻想神魔一类作品。
这一类作品的文学艺术性更为突出的是幻想,以及故事的趣味性。
这也让一直研究历史的陆群认为,在某种方面来说,西游记却是比不得《东周列国志》。
虽然陆群也承认《东周列国志》并不见得有西游记精彩,但他却胜在严谨,学术性较强。同时以正史为依据,除了文学性之外,同样也有历史价值。
不过,到底莫白还是有大才的,不管是冲着什么目的,陆群都要看一看。
与不少读者一样,三国演义的开头几章陆群并没觉得怎么样。
最多就觉【桃园三结义】比较传神,其他倒是一般。不过,在看到第四章曹操说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股涛天的枭雄气质却是脱颖而出。随即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以及郭嘉的十败十胜……直看得陆群好不爽快。最后当看到袁曹两方相持于官渡,并展开了三国三大战役之后的官渡之战,陆群已经看得完全的呆了。
“我的天,这莫白也太厉害了吧。”
陆群喃喃自语。
做为历史系的教授,他更为能够看透《三国演义》的价值。
虽然三国演义里面有不少都是改编,有一些还是杜撰,像貂蝉这个人,历史当中就没有。可是,莫白天才的地方也在于此。不管是改编还是杜撰,莫白都能很好的将剧情与正史相结合。这种三分虚,七分实的写法,如果陆群不是对三国有着无比深厚的研究,他还真的以为《三国演义》写的就是历史。但谁又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
特别是这一场官渡之战,与正史里面写的官渡之战又不一样。
正史里面介绍官渡之战更多的是介绍两方的兵力情况,装备优劣。
这也是大都数历史研究者对于历史战役的分析方法。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为客观的分析这两场战役。
可是,在三国演义里,莫白却用另一种思路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解读。
正如他的学生所说,官渡之战的胜负不在于经济,也不在于兵力,而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