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袁绍召集文官武将,商议兴兵伐曹操一事,谋士田丰说道:“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谋士审配听完立马法对到:“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谋士沮授又提出反对意见:“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与那些诸侯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
谋士郭图说道:“非也。兵加曹操,岂曰无名?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愿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为幸甚!”四人争论未定,挣得面红耳赤的。
袁绍躇踌不决,这个说的也对,那个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袁绍又开始不知所措了,最后袁绍还是决定起兵攻打曹操,便商议兴兵。先令孙乾回授郑玄,并约玄德准备接应;一面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分拨已定。
。。。。。。。
。。。。。。。
曹操这方面呢,得知刘备不但逃跑了,还投靠了袁绍,曹操一愤怒,顿时曹操就觉得偏头有些疼痛。
最近曹操这偏头痛时常发生,曹操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开始聚众谋士商议迎敌一事,孔融闻之,来见曹操,说道:“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
荀彧对这个只知道书本知识,一遇到战争,不是讲和就是逃跑的孔融那真的是想当的反感啊,孔融话还没有说完,荀彧就开口说道:“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
孔融反驳到:“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荀彧笑了笑,然后说道:“袁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孔融默然。曹操大笑的说道:“皆不出荀文若之料。”
于是曹操亲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
曹操大军与袁绍大军,两军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
果然被曹操料到,这袁绍的军中很是复杂,那么勾心斗角的事就很常见了,许攸不乐审配领兵,沮授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和,不图进取,而袁绍心怀疑惑,也不思进兵。
曹操可是不想和袁绍这么耗费时间呢,于是让刘岱、王忠引军五万,向袁绍发起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袁绍因为是替刘备出面的,于是迎接这场战斗就先由刘备出兵,阻拦,刘备没有办发只好出兵,但刘备也知道曹操这是试探,那个自己也相应的派兵去试探一二。
刘备看着关羽和张飞,最后刘备看向关羽,然后说道:“两位弟弟谁可探听虚实?”
张飞立马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小弟愿往。”
刘备一听,连忙摇了摇头说道,“你为人躁暴,不可去。”,经历这么多事,刘备还是改不掉自己那虚伪的表现,明明自己想要叫关羽出去探探虚实,但是,刘备偏偏不这么说。
张飞有些不忿,说道:“便是有曹操也拿将来!”
云长看着刘备,对张飞按了按手,然后说道:“待小弟我往观其动静。”
刘备一听,便很是欣慰的说道:“云长若去,我很是放心。”
于是云长引三千人马向曹操的不对冲去,时值大雨将至,阴云布合,雷声滚滚的,而军马皆冒着大雨前行,关羽关云长骤马提刀而出,大叫王忠打话。
王忠说道:“丞相到此,缘何不降?”
关羽管云长说道:“请丞相出阵,我自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