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白山(一)

镇墓兽 蔡骏 2121 字 2024-04-20

三年之约已满。

阿幽来了。她穿着汉时女子的衣裙,裹上一件冬天的皮毛袄子,袅袅婷婷地来到地宫之中。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或新媳妇,她已长成为二十四岁的美少妇。九色蹲立在黄肠题凑之前迎接太白山的女主人。秦北洋盘腿在地宫中央闭目打坐。三年以来,他几乎没修剪过头发与胡须。垂到后背的长发,宛如古时候的男子,其间夹杂几茎白发,更是符合太平天国“长毛”的形象。他的络腮胡须洋洋洒洒垂到胸口,宛如二十世纪最时髦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他甚至还长出一层薄薄的胸毛,都是来自父亲秦海关的遗传。

“君可思念奴家?”

阿幽用冰凉的手指甲在他的胸膛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圈。

“妹妹,你怎么变了?”

“我没变!哥哥,从我六岁那年,你认识我的第一天起,我从没变过!”

三年……

阴历的三年,是1080天;公历的三年,则是1095天。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二月。这一年,在中国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大事儿,本书不复赘述。

白雪皑皑的太白山已沉入夜色,茫茫云海簇拥下,犹如没入深海的孤岛。只可惜秦北洋看不到。三年来,他被关在秦始皇地宫的赝品之中,从未踏出过墓室门一步,更未曾呼吸过太白山上的空气,未曾见识过秦岭云海上的日出月落。惟其如此,他那充满癌细胞的肉体,才能在古墓之中长久存活下来。仿佛回到十八年前,九岁的他离开天津德租界,被禁闭在清西陵的光绪皇帝地宫。只是父亲老秦早已化为一捧枯骨,埋葬在万里之外的巴黎凡尔赛。当年陪伴他的除了一豆灯芯,便是几十本书册;而今却是鲛人鱼膏的灯火,几百个巨型书架,陈列着数万册古籍,混合着手抄或印刷的油墨气味,以及纸张被蛀虫啃噬的腐烂味……

天国图书馆,藏有一套《永乐大典》。这是天底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哪怕庚子赔款的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恐怕也抵不上这一套书。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命内阁首辅解缙总编,,汇集古代图书七八千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足以证明中国文明未必最古老,但用汉字书写的文明却最丰富,三千年绵延而不绝,别无分店。

《永乐大典》正本仅有一套,传说葬在明十三陵中,究竟是永乐大帝的长陵?还是曾经重修副本的嘉靖皇帝?抑或几十年不上早朝的万历皇帝?无从考证,除非把这些皇帝的陵墓都挖开来。但在这世外桃源的“天国”,怎会有这部早已亡佚的《永乐大典》?据说是在秦北洋出生的那一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存放唯一副本的翰林院紧挨着东交民巷。太白山派人秘密潜入北京,将《永乐大典》副本抢出,世人却以为这本经典已经毁于庚子年的战火。

如今,一整套《永乐大典》,七八千种几万册,搬到天上地宫,陪伴秦北洋度过漫长的三年。但要全部看完,穷极一生都无法做到。秦北洋只能如一块海绵,从总共三亿七千万字中,挑选最感兴趣的部分吸取。

秦北洋又给老金下了第二道命令——守护中国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