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再见!皇帝!(一)

镇墓兽 蔡骏 2287 字 2024-04-20

接着底层的两个写字小人,西洋少女擦去小桌上的尘土,倒水入砚台,然后小心翼翼地磨墨。而那虬髯男子,提起迷你的微缩狼毫毛笔,沾着黑色墨水,开始在宣纸上落笔。只有亲手修复的秦北洋才知道,控制写字的机械部件是三个圆盘,边缘有长短距离不等的凹凸槽,按照每个笔划与笔锋特制,分别控制横竖笔划与上下移动。欧洲大胡子绅士一手扶案,一手握笔,气定神闲,工架十足,仿佛欧洲洛可可版的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有板有眼地在纸上写下八个汉字。

“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在巴赫的交响乐伴奏下,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轻声念出这八个字,仿佛大清帝国从废墟上崛起,回到康熙乾隆的盛世,万里之外的蛮夷仰慕中华的美德与威严,纷纷远渡重洋跨越大漠前来敬奉贡品。

当然,这只是瑞士钟表机器人为十八岁的小皇帝营造的一个务必美妙的梦幻……

别看这西洋小人的交响乐队与写字都很成功,秦北洋的心弦却绷得紧紧的。古董钟表极其脆弱金贵,稍微有任何差迟,俺怕多了一粒灰尘都会让钢丝偏差,把那八个汉字给写丑了。

最后一关,最顶层的两个西洋小人,他俩如同土耳其旋转舞般转圈,两人之间展开一张卷轴横幅,分别用满文与汉文书写着“万寿无疆”——毕竟是给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贺礼嘛。

“好!”

十八岁的溥仪立时鼓起掌来,英文老师庄士敦也赞叹了一个“perfect”。

表演终了,秦北洋终于跪下了,却不是给皇帝下跪,而是给匠人钟老爷子磕头。

老爷子已经死了。

他一定是听完了巴赫的交响乐,听到了小皇帝的那声“好”,这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秦北洋想起昨晚上,修复瑞士钟表机器人的过程中,瞎眼的钟老爷子不断地说一句话:“择一事,终一生……咱们做工匠的,守护的不是大清朝或大皇帝,而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和宝贝。”

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清晨七点。

北京城沐浴在朝阳之中,故宫角楼闪闪发光,宛如一尊被打磨过的镇墓兽。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十八岁的溥仪前来延禧宫,观赏修复的瑞士钟表机器人。

秦北洋瞬间想起阿海说过的话——天亮时分,“皇上”就要看到这台宝贝的表演。他们迅即退入三层阁楼,只留下苍狼镇墓兽端坐在屋顶。

阿幽、老金、中山、小郡王、叶克难以及小镇墓兽九色,全都藏在阁楼之上。叶克难的肩膀受了刀伤,阿幽还亲自给他包扎。至于老太监与几名黑褂男子的尸体,全被他们扔入了地下深井。

等到秦北洋跑回二楼密室,瞎眼的老钟气息奄奄,通宵不眠的修复工作,已让老爷子油尽灯枯,什么话都说不出了。

太监们已踏入延禧宫,护卫着“皇上”步入二楼,穿过十二美人图中的暗门,来到乾隆皇帝最爱的瑞士钟表机器人跟前。

相比身着清朝袍服脑后拖着辫子的太监们,他们的“皇上”倒是剪着西式发型,西装革履,戴着眼镜,犹如吃过洋墨水回来的留学生。而在溥仪身边,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西洋人,他便是中国第一位西洋“帝师”,小皇帝的英语老师,苏格兰人庄士敦。

秦北洋看到年轻的溥仪,也不下跪,只是九十度鞠躬道:“工匠秦北洋拜见陛下。”

“放肆!什么人啊,穿得像个叫花子,头发多少天没洗过了?牲口都比你干净,见了当今皇上真龙天子,还不下跪叩首?”

旁边的太监正要抽他耳光,逼迫秦北洋下跪,却被溥仪阻拦道:“住手,这位小师傅是朕请来的客人,休得无礼。”

“扎!奴才该死!”

溥仪厌恶地说了一句:“滚……”

那太监听闻皇上的命令,竟然真的从楼梯咕噜噜地滚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