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乱世中的百姓

权倾南北 然籇 2284 字 2024-04-20

曹孝达这个举动从保卫襄阳城的方面来讲无可厚非,但是无疑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了襄阳百姓的支持,尤其是后来李荩忱军队进城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很多襄阳百姓毫不犹豫的将藏匿在家中的北周士卒绑好了交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李荩忱也只能感叹一声。

乱世之中,说句实话已经不求百姓能够有多高的素质。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反过来对你好,但是他们有的时候就和护食的动物一样,如果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和你翻脸。

不过这也并不是不能理解的,经过了三百年连绵不断的乱世,而且又是身处襄阳这等双方拉锯的最前沿上的百姓,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些可能常人匪夷所思的理念深入骨髓之中的刁民。

乱世下,人吃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更何况这些百姓只是表现的更加冷淡呢?将家中藏匿的士卒交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求生的一种办法,不指望李荩忱能够给多少奖励,只要不会因此平白无故的责罚他们就好。

毕竟家中若是被察觉到有藏匿敌人,那么少不了是要全部斩首的。

只要为了生存,这些百姓早就已经把什么礼义廉耻抛在脑后了,他们或许更加回归“野性”。

对此李荩忱除了叹息也无计可施。

任何的理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李荩忱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不敢在短时间内将一切都改变,这样会有什么下场,历史上并不是没有。

他也不强求所有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想到这里,李荩忱不由得感慨一声。

也难怪最终崛起的是以关陇集团为代表的北方世家,相比于东南士族,无疑北方世家更加团结,也更加包容,对于一个大统一王朝来说,对内团结、对外包容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一枝独秀什么的,明显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大统一王朝中。

前往东南的世家往往总是展现不出来这种包容性和合作性,所以虽然他们总是涌现出一些惊艳绝伦的人才,但是最终却难以在滚滚前进的历史潮流之中稳住脚步。

想到这里,李荩忱有些无奈。东南世家给他一种扶不起的阿斗的感觉,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在当初仓皇南渡的时候他们就是不想抵抗、而想逃跑的失败者。

李荩忱缓缓在城墙上踱步,正好看见了正在城墙下仔细研究守城用的几台投石机的工匠们,这些工匠都是欧阳莫的弟子,当初欧阳莫带着来巴蜀的那些学徒现在已经逐渐成长为了能够领导一方的工匠,虽然还不至于到欧阳莫那种经验丰富、李荩忱一点就透的地步,但也都开始崭露头角。

和他们在巴蜀时候一样,李荩忱在前面攻城略地,他们在后面一边照顾着大军之中的器械,一边开始逐步研究考察适合设立工坊的地方。只不过自从大军出汉中之后就少有斩获。

毕竟从汉中到襄阳这一带主要都是沔水谷地和山地,想要找到适合搭建工坊的平地还是不容易的。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地处荆山以北平原和河网上的襄樊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相比于李荩忱的攻城略地,他们更喜欢将工坊建的各处都是。工匠不算什么受到尊重的职业,但是工坊绝对不是谁想见就可以建造起来的,这背后至少得有朝廷的允许。尤其是可以生产大型器械的工坊。而李荩忱显然并不介意这些,这也让这些工匠喜出望外。谁都想让自己的职业开枝散叶,变得更受尊重、变得更受瞩目。

看着这些单纯而洋溢着笑容的工匠,李荩忱觉得他们很幸福。或许这是整个襄阳城中最单纯的一群人了。

脚步声匆匆响起,一名老将快步走上城门,正是淳于量。

“末将没有抓住尉迟顺,有辱使命,还请将军责罚!”

淳于量认错态度这么好,李荩忱当然不能再多说什么,当即上前伸手托起来淳于量:“淳于将军千万不要如此。尉迟顺和尉迟宽兄弟奸诈狡猾,之前檀溪一战某也险些吃了亏,老将军能够在乱军之中追上尉迟宽,也算得上是一件不小的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