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建厂子的话人手也是个问题,还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黄成道。
赵林不再提这个问题,接着又问道“苏联那边怎么样,有人愿意去没?”
“怎么没有,能赚外汇谁不愿意去。”黄成道“那边什么都好卖就是不够太平,胆子小的人干不了这事儿。”
“退伍军人多招几个,愿意倒货就给货,不愿意做生意的当保镖。”赵林道“那边的货一定要配套往外出,别他们想买什么就卖给他们什么。生活物资又占火车皮又赚不了多少钱,稍微卖点意思意思就行了,白酒香烟之类的能出多少出多少。”
黄成道“行,我记下了。东北那边有一家县办的烟厂快倒闭了,咱们要不要承包下来?”
“私人还能承包烟厂?”赵林不信道。这种印钱机器,什么时候私人也能开了。
“能。每年给工人发工资,再往县里交一万块钱就行了。”黄成道。
“烟叶呢?”赵林准备抓住这个生金蛋的母鸡,继续问道。
黄成掏出一根烟给赵林点上道“因为厂子效益不好,县里推广了好久的烟业种植也快废了。不过咱们接手的话,过个一两年应该就能恢复。”
“接了!然后把牌子包装都换掉,盒子上只印一排外文‘苏联专供’,就近了往那边送。”赵林道“国内有人想买,就说是进口货,按红塔山的价钱给他。”
大伟第一次见赵林谈生意上的事儿,惊恐道“这钱你交给别人花行不行?我怕你把我卖了。”
赵林扔给他一支烟道“你又不值钱,且宽了心花。”
“酒厂更好弄,但是大批量的粮食是个问题。”黄成不等赵林问,主动把酒厂的事情汇报清楚。
赵林吧嗒一口烟道“外汇和粮食哪个重要,有外汇还怕买不到粮食?”
黄成看了看抱着钱箱子不放的大伟道“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