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护着的感觉,真好。
出门右转过一个路口就是二迷糊家,自行车不算是稀罕物件儿,但是买来当摆设的就不多了,大家都要上班谁家自行车也没闲着。
“婶子,你家自行车借我用用。”赵林进到二迷糊家也不客气,开口就是借车。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客套话不用多说,更何况赵林现在还是个“小孩子”。
二迷糊的老妈叫李英霞,这一片不多的居家主妇,可能是在家不上班怕被人说闲话,谁家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去帮一把,算是个不挂名的居委会主任。
“行啊,小林子今天怎么没上工啊?”李英霞正在拾掇那点槐花,一点犹豫也没有的就答应了。
又被人叫做小林子了,金庸迷不能忍又不能不忍,那个悲摧极了的角色叫什么不好,偏偏叫林平之!
赵林把墙角的的自行车推出来,道“得去我二舅家办点事,婶子你有什么东西要我帮你捎过去没?”
李英霞和赵林老妈一个村的,年龄差不多大小,又同时嫁到城里来,过年回去走亲戚两家都是一起。
“那是有点远,你别说我还真有东西想送老家去,你等我一下啊。”李英霞甩甩手上的水转身进了屋。
帮忙捎回老家的东西无非是旧衣服旧鞋子,这年头厂长家也没有余粮,能帮衬几件衣服就算是顾家的了。
沿着护城河往南走三十里地,过两座桥,下了公路再走二十五里乡间小路就到了。
不算太远,如果有汽车的话不算太远。
每天都要扛一两吨东西的赵林,都被这充满乡趣的小路给折磨的要吐,可想那些描写乡村野趣的作家们是有多无聊。
“小林子,你怎么来了,看这满头汗,快擦擦。”二舅正好从地里回来,还没进家门两人就碰上了。
赵林对二舅递过来的毛巾敬谢不敏,刚从地里回来,从肩膀上拿下来的毛巾都快被汗湿透了。
为了掩饰尴尬,也是为了正事,赵林不接毛巾直接说道“二舅,今年缺化肥么?”
二舅果然忘了毛巾的事,自己擦了把汗就又甩到肩膀上,闷声道“咋不缺,没一年不缺。”
赵林笑了笑,推着自行车跟上二舅道“哪能啊,以前没化肥不一样种地。”
二舅没一点开玩笑的意思,还带点不平“哪能一样,一亩地少收多少粮食你怎么不算算,你们这些吃商品粮的懂什么。”
吃商品粮的不懂农活这大帽子扣下来就没得聊了,城乡互怼是常态。
“我家有名额,要不帮你买点?”赵林也不知道再聊些什么,直接道出来意。
二舅依旧沉默,走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城里不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