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分地,给北方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正面效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拥有大量的自耕农,这社会,才算稳定。不然全都是地主、佃户、奴仆了,还要他做什么?
另外官府组织开荒的,也零零散散,大部分都分了下去,以此来吸引逃到深山中的流民隐户……
想着想着,刘备就觉得有些头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麾下人材济济,各方面的人手都有,但诸多事务堆积起来,要他做决定,他还是觉得忙不过来。
虽然这些年也在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但比起处理政务来,他还是觉得,带着军队外出打仗最简单。
只是,随着他的地位渐高,再欲提兵征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许多人的未来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现在只要他提出说要亲征,只怕立时就会收到无数的反对声音。
除了政务,家里的事情,也让他头痛,几个孩子都在渐渐长大,也开始懂事了。每天问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说,老大还老爱带着几个小的,往书院跑。当然,往书院跑也没啥,可天天去格物院,这算怎么回事?
虽然刘备并不觉得自己的儿子里面出个大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别的人不允许啊。尤其是里面还有中山王世子殿下,这在儒生看来,就更不妥了。
世子可以对格物感兴趣,但这个年纪,是不是应该多学些儒家知识,打好基础,不要玩物丧志?
告状的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偏偏又都打着我为世子殿下好的旗号,让刘备也只能干瞪眼。当然,回到后院,教训自己家孩子,也是可以的,但孩子现在也学乖了,只要把嘴巴一扁,孩子奶奶就出来了。
刘夫人才不管刘备是什么中山王啊,什么大将军啊。她只知道,孙子最重要。当然,教训得厉害了,还有一桩不好的地方就是,晚上刘备睡哪啊。打了孩子,孩子他娘也不高兴啊。
这个冬天,曹仁调集重兵,围华容。臧霸引兵攻安陆,夏侯渊袭扰西陵。江夏北方四县易主,周瑜和程普立时就感觉到了压力。
战略缓冲的安全区被进一步压缩。之前曹军还无法踏入江夏一步,现在南阳兵来了,豫州兵也来了。曹军的兵锋都已经出现在安陆了。
幸好,孙策没有让江夏的重臣们等多久,先是蒋钦、周泰率了六千精卒前来。接着,又有徐盛、潘璋率水师两万前来助战。
能再腾出两万兵马来,还是孙策接受了张紘、顾雍、鲁肃等人的劝说,向青州朝廷上了份表,以臣属的语气,向北方大佬低头了。
说起来,扬州这边,除了向朝廷请册封的时候,会自称臣外,其他时候,什么时候主动向朝廷上过表?
不过孙策虽然年轻气盛,却也不是莽撞人,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刘备是北方强者,他表面上虽然不以为然,心里还是服气的。人家赤手空拳打出这样的基业,硬生生把四分五裂的王朝又捏合起来。这份功绩,他也自愧不如。
刘备接到孙策的奏表,对荀彧等人笑道:“幼虎低头了。也罢,便去信云长,且不要为难孙策,让孙策放手与曹仁一搏,在荆州争个高下。不管谁赢谁输,消耗的都是他们的力量。我军用心抢占豫州就好。”
荀彧、贾诩等人闻言,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当然是要应该如此。两家打仗,他们坐在旁边看热闹的最开心了。现在孙策担心打不过,他们必须得帮啊。最好两家在荆州势均力敌,打个头破血流,两败俱伤。那才是大快人心。
于是便有左右拟信,发往徐州处。
说完此事,刘备又道:“今年案比已毕,情况如何?”
闻言,荀彧便站了起来,向刘备一拱手,道:“主公,统计表已出,各州郡县,户数比去岁增长三万有余,田地比去岁多增十万亩,各地守令,其之优劣,尽在表中。”